基层医疗情况社会实践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近年基层医患关系状况调查分析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频频见于各大新闻头条,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能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今年暑假期间,我在陇县东大街左小明诊所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调查,对前来就诊的普通群众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到了基层医患关系的一些现状。 从医学发展历史来看,医患关系首先是一种道德关系。病人相信医生,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寄托给医生,医生则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医患关系本来应是一种拯救与被拯救,感恩与被感恩,充满圣洁情感的关系。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医患关系一般是指依照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与前来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医患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买进卖出的商业关系。即患者只要出钱,而医生必须治好病。 医患关系的本质,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医和患是一对对立统一体,互相依存。说他们对立是医是施与者,患是被施与者;医是主动的,患是被动的;医是服务,患是被服务;医是要求很高的专业,患是没有专业知识或很少专业知识;医靠挣患的钱生活,患花钱买健康;医认为不是所有病都能治好,患认为医生收了钱应该把病治好;古代医是拯救人的神,而患是犯错被惩罚的人。医和患又是统一的,没有患者医生就失去了服务对象,失去了存在意义,正是有各种各样的患者,才有不断进步的医生;医和患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治好病,获得各自的利益;医生给患者带来疾病的减轻好转,患者给医生带来经济利益和心灵上的满足。现在人们更要求医患在地位上的平等。 我们了解了医患关系的本质,就会明白为什么会产生医患矛盾。首先,医患信息不对等。医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都经过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严格的训练。在大学,只有医学院是五年制,比其他专业要多学一到两年,很多人还要继续读研读博。而患者对专业的知识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一知半解。这使得对于疾病医患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医生从多年的经验,丰富的学识出发,来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看法客观。而患者是从自己主观出发,从自己的感觉体验疾病,而疾病在个体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古时便有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扁鹊从专业的角度认为齐桓侯有病,而齐桓侯从主观的角度认为自己没病,并且很生气,引发医患矛盾,当他病入膏肓的时候,扁鹊不能、不敢施治而逃走,最后齐桓公死亡。而当代这样的事情也很多,很多病人认为自己很明白,参与医生的治疗决策,或者不配合医生的治疗,导致延误时机,产生令人痛心的后果。其次,医患层面不一致。从行业类别上划分,医生和餐饮、商场、娱乐一样的服务行业。医生与患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商家与顾客的关系,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种商业意识更是被夸大地渲染了。患者认为我是花钱买服务,你就应该让我满意,使我的要求得到满足,就像我去商场买衣服一样,不满意要无条件退货。医生认为我为你服务了你就应付给我报酬,我不能白干活。然而医疗服务是存在一定风险性的,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一定的不可恢复性。比如普通的感冒,有哪位医生敢说,感冒百分之百没事?谁都知道一部分感冒会引发肺炎,气管炎,肾炎,心肌炎,结膜炎等等,但这种“谁都知道”的事就有的患者不知道,而且你告诉他还不信,认为我花钱了你就得给我治好,没治好退“货”,既然无货可退,就赔偿损失,而医生认为我已经尽力服务了,疾病就可能有这样的转归,于是就产生了医患矛盾。再次,医患利益不一样。医生从患者身上获得生活的经济利益和心灵的满足感,患者从医生那里获得疾病的治疗与心灵的关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偏向了物质的流通,偏向了医疗过程中获得的利益,而忽视了心灵的流通。医院要看经济效益,医生要提高经济收入,人们的眼光向钱看,医生看患者的眼神偏了,患者看医生的眼神也异样了,当涉及到自己利益时,谁也不会“让”谁,再也不能平心静气地进行心灵的沟通了,于是医患矛盾产生了。 首先,让医患信息对等。怎么对等?沟通。这是最好的办法。人与人最开始都是陌生的,只有进行了沟通才能了解才能对等。当医生详细认真地交代病情,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的时候,医生和患者就会从同一个角度看问题,行动就一致了,信任理解也就产生了,矛盾就消除了。这样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有利的,也就是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利的。沟通有很多途径,最基本的是,就诊时医生与患者的交谈,这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第一认识。还有就是借助新闻媒体,加强宣传,使人们更多地认识疾病,了解医生。有的医院有医务社工采用倾听、安慰、鼓励、帮助、沟通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倾听病人的心声,讲解有关疾病的科普知识,或以自身的经验和体会鼓励病人战胜病魔[5]。还有的医院定期进行社区宣传,普及常识。这些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了解医疗的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也就更能理解医生的治疗,从而配合治疗,达到治好病的目的。其次,服务要讲究诚信。既然把医疗行业归到服务业,那么服务就要讲究诚信。医生出售自己的劳动是要对患者诚信,疾病现状是什么,发展情况,预后怎么样要诚恳交待,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但是医疗又不是纯粹的消费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不是你花多少钱,我就治多少病,例如, 以不同的价格可以购买不同档次的服装,而医生诊疗病人则是另外一回事: 一个昏迷的病人被送进医院, 不管他有没有钱或家人给多少钱, 医生不会以钱的多少来制定救治方案, 而是以医学规律本身来救治患者。从患者这一方说, 不管付出多少钱, 都不能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 因为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是科学规律决定的[4]。行有行规。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说的是医学生从业过程中要诚实守信,一切以病人利益为出发点,竭尽所能为病人治好病。也就是医生的行规。再次,加强对医患的人文关怀。我是说对“医和患”的人文关怀。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医生很辛苦,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在我们医院,很多医生都在超负荷运转,下了夜班接着做手术,出门诊,据调查,按五天工作制计算,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而收入却没有与之成正比。曾经有调查显示,没有实权的执业医生,即使你在医科大学读了五六年,甚至是硕士毕业。平均合法月收入也只有两三千元。生命无价,与医生掌握的信息资源和创造的价值相比,这些执业医生的合法性收入显然极大偏低[6]。可是他们工作中到点不下班,休息日不能休息,有病人随叫随到,还得不断地学习充电。这使得医生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身心极度疲惫时还有什么心情耐心地面对患者?当然这种情况的真正改善光靠患者理解是不行的,主要还是靠政府对医务工作者工作环境软硬件的改善,使医生对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不必在工作的时候还要考虑经济效益,而是心情愉悦的对患者施行人文关怀,提供患者所需的服务,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患者目前面临的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政府正在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农民,弱势群体看病在经济上得到保障,有病看得起,大病治得起。调整患者流向,使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小病、常见病在社区医院解决,大病、疑难病在大医院解决,不同病情都能得到相应的治疗。患者在经济上得到保障,因为经济引起的纠纷也就消散了,医患关系缓和了,就能进行平等的沟通,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医疗行为。医生要理解患者患病的痛苦,求医的渴望,既要医治躯体的疾患又要解决心灵的痛苦,既是服务关系,又是朋友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18102869eae009581bec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