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 布迪厄在其社会学中构建出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利用结构的方法交织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存在模式,构建起一个以实践作为支撑结构的分析空间,从而对整个社会学的根基与方法提供了一种转型的可能。社会学的转型与哲学社会学的建立是不可分割的,哲学社会学对于社会学本质的探索就体现在哲学要提供给社会学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从实践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应当有一种新的概念来作为哲学社会学中对人考察的基础,即“专场”概念。 标签:专场;哲学社会学;场域;惯习;实践感 一、实践作为哲学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它组织世界,但无需把对世界的领悟的‘积极方面’留给世界,将认识简化为一种记录;要放弃这一观点,人们只需进入‘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说置身于同世界的实践关系之中,这是以实现占据和主动的方式存在于世界……绝不会像一场演出那样展开”[1]。布迪厄对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定性为人介入世界之中的存在方式,实际上也正是这样,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属于核心的概念,许多学者将其定义为超越传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对立的根本概念。这些论断就在于实践作为一种人的主体性的体现,是对世界的介入作为自身的任务的,实践本身就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所具备的特性是在结构关系之中形成的,或者说,一定的结构与习性制约着实践行为与实践结果。那么,实践所具有的主观性成为了客观的主观性,实踐主体本身被加诸了相关关系的笼罩。其横向方面就是结构,纵向方面则是惯习,结构是一种静态的剖面,而惯习则是一种基于历史的实践组织形式。这里的实践属于一种宏观的实践,即基于社会显在与潜在的现实而构建的一种关于社会形式的分析。所以说,在布迪厄那里,这种分析只能是整体的,而非个人的,这里的实践是作为人的社会本能而存在去影响社会的经济条件或者是规则,而不是人的主体选择存在。 诚然,人的实践本性是社会得以组织的基础,社会学家总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人的主体互动问题。互动作为实践的社会表现,承担着形成社会惯习并组织社会结构的任务,正如柯林斯所说:“布迪厄主张的机械论调的文化资本圈,存在于个体的惯习性之外,并再生产了经济权力领域,但绕过了情景互动”[2]。在柯林斯那里,结构与惯习都因为失去了个人的互动基础,从而无法有效地与宏观世界建立联系。布迪厄在对社会的历史性分析的过程中对惯习的重视很接近A·韦伯关于文化并不能用因果律分析而应当利用人的创造的自发性以及“内在的超越性”进行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将纷繁复杂的实践活动进行本质和历史上的统一。从结构意义上来说,这种理论是无懈可击的,但它的确忽视了历史性和结构性是如何赋予人的主体并怎样通过实践形式来表达出来这一环节,当然,这更多的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社会学问题。 布迪厄已经在开始提供这样一种思路,即将社会学的全部都置于一种流动的实践本质上去,正像是将天文学全部放在迄今为止我们掌握的天体现象的总和一样。社会学本身就应当是活动的,而不仅仅是社会。这样,在基本观念上,布迪厄比其他社会学家更接近哲学,“面对社会学和哲学在研究传统和基本观念方面的分裂,许多学者致力于将两种传统融合起来。而在当代学者中,布迪厄对此作出的贡献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大”[3]。尤其是在对待传统认识论与社会事实的结合上,布迪厄明显就是在创立一种哲学的基础为社会学服务。从这个意义上,在认识论与社会事实的结合的方法上,在利用惯习与结构对实践的分析上,布迪厄可以称是哲学社会学的先驱人物。 二、哲学社会学面临的新问题 布迪厄强调,实践的总体特征包括紧迫性,模糊性与总体性。实际上,布迪厄这里在构建的实践是与理论鲜明对立的实践,作为前认知性的产物,是一种“实践感”,这种模糊的实践正是在构成主客观二元世界总体性的基础,而其基本的运作空间就是场域。在布迪厄的体系中看来,惯习通过外在性的内在化在场域中生成实践感,而场域也在不断的生成着惯习,主客观交织于复杂的关系运作空间,惯习与场域概念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社会学深化。其理论重点就在社会构建的生成和历史的内在超越或者说内在否定,他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对传统主客观对立的解除深化,展开实践理论,其方法之一就是引入“性情倾向”,直面研究者本身的场域与惯习,更进一步进行反思。 这些概念主要都应用于“把握社会世界中充斥着斗争的历史”[4],都是着力于从宏观的意义上研究微观,即在破除主体—客体结构时利用资本概念去把握社会意义,或者是在构建反思理论时利用的对惯习本身的主观性理解,而非用微观意义去研究宏观,即分析个人纯粹主体性或者布迪厄意义上的转化为个人内在部分的惯习,或者说个人的主观关系在场域内的总和,从个人的视域来把握惯习延伸的主观“场域”。按照布迪厄的说法,惯习属于外在性的内在化,场域属于内在性的外在化,以此来摆脱以往掩盖住实践的二元理论。 哲学传统一贯重视人,哲学意义上微观人的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在社会学上就称之为互动或者交换,在内在性与外在性的不断转化就意味着社会与个人的某种意义的“交换”过程,这就构成了社会学的研究趋向。那么实际上,被抛弃已久的帕森斯的宏观体系(包括致力于补充它的宏观冲突论等)与着眼于为微观互动的理论其实就是“外在性的外在化”与“内在性的内在化”的表现,所以被作为无法解释主客二元融合的问题的理论而被逐渐淘汰或更新。在哲学意义上则不然,哲学上的任何探讨都不存在直接经验性,更可能的是某种理论的意义是在这种理论的思路之外。借助哲学的思路,我们发现理论发展已经到了可以进行进一步“否定”的前提,以上两种被抛弃的理论拥有了不同的基础,即主客观融合的基础。在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在两种横向的剖面体系上架起一座桥梁,这不是企图代替现有的社会学,而是利用哲学的思路通过否定建立起一种新视角,这并不是萨特意义上企图探寻建立在存在之上的“本真性”,而是探讨一种“社会学的社会学”即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主客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621e07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