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承《论语》,开启人生 一代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晚年口述中曾说道:“做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走儒家的路。”结合钱穆先生《论语新解》阅读《论语》之后,才始悟得宇宙玄机真理自在这部儒家经典中。书中所蕴含的大气与担当,点亮了无数儒家知识分子的信仰之灯,也为我思想的混沌打开了另一扇通往光明世界的大门。 心不能定则不能敬,想要恭敬地继承并将《论语》中宏大的思想传播开去,必须要有一颗宁静的心,钱穆先生被尊为“通达四部之学的醇儒”,一生历经苦难却不改常度,“儒家主张生命流畅就好,顿滞一处就苦。《”尧典》中指明的人生七大要义“钦、明、文、思、安安、允公克让”在先生身上无疑是最好的体现,而若想要敬承《论语》,先生身上的品格不可不学。 “一切皆内而无外”,想要内塑自己的力量,学习无疑是最佳的途径。《论语》开篇即是《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白虎通》中对“学”的定义是“学之为言,觉也”。“觉”,即反思性的智慧,要求我们对知识的来源要有深入的思考。我之前对于读书认识就是“读书就是做学问”,现在才明白不然,真正的学问不是在文字上,也不是在表达手法上,而是在通过文字和表达手法来传递的思想上。汤因比曾说过:“拯救人类不是靠记忆力,而是靠智慧来一场革命。”真正的学习,是带有反思性的,是为理解书中所蕴含的智慧而阅读的,绝不是单纯的记忆。关于“学”,在《宪问篇》中提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 者其天乎!”孔子自述为学,下学日用,上达天命,在心中常存“下学”之境,于天命能尽其信;又在《季氏篇》中提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普通人对自己应该有“学而知之”的要求,当今社会,许多人对学习的渴望是很弱的,从每年的国民人均阅读量即可窥一斑。全书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学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作结,仍旧在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要学习的“礼”是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语》告诉我,想要在时代的大潮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则必须要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对中华传承的“文化自觉”。 如果说《学而》是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那么《为政》则是在讲学问的外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这里,孔子将“德”提到了很高的一个地位,同样《春秋》三辨中的“王霸之辨”也提到“以力服人,谓之霸道;以德服人,谓之王道。”“德”是内心最真实、最可凭又最不可掩饰的部分,孔子论政主德,为政者应当重视自我德行的培养并将其推而广之。儒家的道德教化,以培育有德君子为宗旨,而在今天,对自身“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不乏有全盘西化论者,此理论被西方的物质成就迷失了双眼,带来的社会代价是极大的,想要扭转当前趋势,就必须引领“德”的回归,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归根结底都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培育内在之德,是“傲立于天地之间,挺拔乎宇宙之外”的不二法门。 在谈完“学”与“德”后,不得不谈到孔子智慧的核心,即“仁”。儒家 以“生生”来解释“仁”,即让一切生命都能和谐地生存下去。为什么需要“仁”?《述而》中提到“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卫灵公》中再次提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可见孔子把“仁”是放在人一生中都必须依凭的地位上的,仁既表现在内在的修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也表现为外在的爱人爱物(“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进而扩充仁爱至于天下,以得大同。在如何达到“仁”的境界上这个问题,孔子也做了回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由此可见,仁义并不是不可探求的,只要在观念上有一颗仁慈的心,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不需过分向外探求。而当今世界,“仁”的学说更是和睦家庭,团结民族,保持和平的终极之道,一个人缺失了仁,便会有一颗狂妄盲目的心,为了追求金钱快意而行不义之事;一个民族缺失了仁,则必将导致全民族的混乱以致最终走向覆灭。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与西方“矛盾斗争”思想是中国世界观和西方世界观的两大分水岭,在斗争中,强国侵略弱国,带来无数残杀和血泪;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到,在世界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也形容中国人的经典生活境界是“入沐天恩般的宁静”,这般宁静便是这尽善尽美的“仁”的思想赐予我们人生最好的礼物,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建立在“仁”之上。 《论语》中经典语句如恒河沙数,我最为喜爱的一句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一四》)。人一生要求得些什么,道家说:立德、立功、立言。这里的“立”是指自己真实的本领,能够使自己双脚安然踩在大地上的立。科技时代,带给人们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a0364905087632311212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