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投后管理现状之我见 作者:蔡兵祥 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22期 蔡兵祥 摘 要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私募基金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扶持被投资企业取得成功,从而从中获利。私募基金通过投资潜力企业,为需要资金发展的企业提供资金资源,从宏观角度上看有利于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从微观角度上看,可以促进被投资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发展水平提高,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的叙述,接着分析当前市场上在私募股权投资的投后管理中做得不到位的情况,最后针对私募股权投资投后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希望可以对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工作的人员起到一定的思考与启发作用。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投后管理 现状与建议 一、私募股权投资概述 根据官方定义,从投资方式角度看,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1]。一般来说,私募股权投资往往会寻找比较优秀的具有高成长性特点的未上市公司,对其进行投资,以获得该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动公司发展、成功上市,最后通过转让股权从中获利。私募股权投资以多种不同形式存在,最为广泛使用的战略包括风险投资、成长权益、并购投资、危机投资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活动总体而言可分为4个阶段:项目寻找与项目评估阶段、投资决策阶、投资管理阶段、投资退出阶段。从对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调查研究资料来看,很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往往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资项目的寻找阶段,以为找到可投资的具有潜力的项目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却忽视了对投资项目的投后管理,导致许多投资项目在后期的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经营管理问题,从而出现严重的投资风险,最终得到投资失败的结果。 二、私募股权投资投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机构缺乏充分的投后管理意识 目前,很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投资活动4个阶段投入的精力侧重点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缺乏充分的投后管理意识,主要是过分关注投资项目的选择与投资退出阶段,而对投后管理阶段的关注度普遍不足,往往出现对被投资企业注资后却没有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大多数是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者也大多数都存在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对企业经营内部管理各项工作的掌控能力不足,对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各类风险防范机制大都不完善,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容易出问题。私募基金机构注资后没有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以至于其出现管理问题,进而影响到经营环节,在经营出问题的情况下被投资企业往往会选择采取各种手段隐瞒投资者,以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导致问题积累时间越来越长,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经营危机,投资机构的投资收益自然难以达到预期水平,面临投资项目失败的结局。 (二)股权投资普遍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当前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清科研究中心出具的资料显示,私募基金机构募集的资金规模最高时达到上万亿,而且每年的增长率非常惊人,尽管近几年来基金规模有所萎缩,但是总体还是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因此,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的环境下,对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上该类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方面,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起步较晚,私募基金机构不够成熟,而且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相当高,要求其熟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和对一个投资项目的实操管控[2]。而目前从事私募基金管理、同时拥有这两个方面能力的人才非常稀缺。正因为如此,很多私募基金机构招聘不到符合要求的高级管理人才,导致在投后管理阶段能够选派到被投资企业进行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被投资企业的投后管理工作。人才因素影响了投资项目的成功率,也是阻碍私募基金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经营范围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被投资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私募股权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在该企业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很大的比例还是技术人员,企业的团队不够成熟合理,很多关键岗位的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规模较小,很多管理工作存在制度制定不严谨、不规范,内部控制意识弱,基础差,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比如在企业高管的费用报销工作中没有拟定一个严格合理的标准,导致企业高管在收到一大笔投资的资金后心态会发生改变,不再严格执行相关的财务资金审批规定,放松资金使用,在一些不必要的环节花钱大手大脚,而且核心团队人员也容易放松要求,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工作态度有所懈怠,创新创业精神在大量金钱带来的享受感上慢慢被磨灭,从而对企业的进一步经营发展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不利于企业核心团队继续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被投资企业的创业者与私募基金派来的管理者在工作上时常会因为管理理念及经营理念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不利于团队和谐,影响整体管理效率,加上放松懈怠心理,公司可能会失去很多发展机遇,导致公司发展势头逐渐变弱,发展目标难以实现,最终逐渐衰落,公司上市失败,出现私募基金所投资的资金收益率低于预期甚至投资亏损严重的结局。 三、关于解决私募股权投资问题的建议 (一)投资机构需给予投后管理足够的重视 投后管理是投资项目周期最长的环节,也是决定投资项目收益多少、决定投资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私募基金机构应该给予投后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结合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其规划一套合适的管理模式,使投资方及被投资方都乐于接受该管理模式。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管理意识,在被投资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有利于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激励机制,保证被投资企业员工在工作上保持积极性和进取心,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投资机构需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 被投资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不成熟的情况,很多被投资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知识水平及管理经验不足。因此,私募基金机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被投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比如提供专业领域的咨询服务,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到企业行业市场分析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在企业继续扩大经营需要融资的环节,提供相应的融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被投资企业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中提供专业的有经验的团队,共同指导助力企业实现上市的目标[3]。 (三)帮助被投资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保证一个企业长期保持竞争力、实现稳定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私募基金要关注被投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使其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从内部控制环境基础出发,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分工与职责,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局面;制定风险评估机制,增强和提高被投资企业的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水平;指导被投资企业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风险控制点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私募基金机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传递,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强化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机制,细化每一项监督流程及执行程序,严格执行各项资金使用审批流程,加强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总之,私募基金机构要重视被投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助力其加强内部控制。 四、结语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要取得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大的收益,应该给予投资项目企业更大的投后管理支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助力被投资企业项目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投资项目成功率,促进企业成功上市,实现双赢。 (作者单位为南昌市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袁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务操作论述[J].全国流通经济,2019(34):83-84. [2] 罗霞.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19(09):112-114. [3] 罗思真.私募股权投资现状及投后管理探讨[J].商讯,2019(21):46-4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ea0d4d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