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从知之濠上到与天地精神往来

时间:2024-01-22 19:2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庄子》:从知之濠上到与天地精神往来

作者:魏天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2



魏天真

自汉魏以来,人们对《庄子》注释、评说历代不绝,其中也有很多争议,包括作者、篇目、篇名、内容等,有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曾经认为《庄子》的内篇是庄子本人所写,外篇和杂篇则是其后学的撰述;但诸多考证表明,内篇不一定都出自庄周手笔(如《德充符》《应帝王》),外篇和杂篇也不一定没有庄子的原创(如《秋水》《天下》《胠箧》等)。现在看来与其纠结作者的真伪,不如在阅读中见出写作时代的不同的表现及其含义。一个伟大的思想学派,注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进、变异,《庄子》里有庄子的思想,也有其追随者、革新者甚至叛卖者的思想,是很自然的。可以肯定的是:历史有幸,确实有过这么一个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姓庄名周,生活在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的中国,是当时的宋国蒙地人。因为他,世界才能拥有《庄子》这部不朽的著作。

要说庄子和《庄子》给予后世的福泽,只要看看我们常常遇到并且热衷于使用的成语(人们通常还以知道和会用的成语越多为越好),就能有所体会。来自于《庄子》的成语在数量上远远超出其他诸子。不管后人在使用时如何改变了它们的原意,总归是需要甚至依赖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耐人寻味的是,来自《庄子》的成语跟来自其他诸子或其他典籍中的成语很不相同,像唇亡齿寒、踌躇满志、沉鱼落雁、薪火相传、形如槁木、小巫见大巫、相濡以沫,游刃有余、夜以继日、亦步亦趋、御风而行、越俎代庖等等,总是被我们用于叙述、描写、形容,以便更具体真切地“表达”。而其他经典遗留的成语则多用在教诲、训诫、批评上,比如温故而知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班门弄斧、铁杵成针、车胤囊萤等等。可以说,《庄子》从不拨弄教条,庄子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就是说,庄子正是以一种无为的方式在化育、影响我们,这大概也是相比其他先贤,庄子的意思被篡改、引用、挪用、发挥得最多的原因吧。

而对他最大的误解是说他消极无为。重要例证之一有《秋水》中的那个小寓言。其中说,楚王派人请庄子出山打理国政,被正在濮水钓鱼的庄子回绝了。他宁愿像那曳尾于涂中的乌龟过一生,也不愿做那永远被供在祭坛上的神龟。庄子并非为了苟全性命,那不过是面对社会现实而坚持自己的原则,采取了一种“不合作”或非暴力抵抗的姿态。考虑到他还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胠箧》),不难理解他看到政治的丑恶、社会的黑暗时的激愤。他不能在这样的现实里玷污自己!当然这也是他一贯的人生态度。再联系到他描述的“逍遥游”,鲲化为鹏、鹏化为鲲,在海洋、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更能想见他追求人生至高境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我们知道《庄子》中有很多很多寓言,细读之下也会发现庄子讲的寓言也跟其他寓言大不同。它们都不涉及眼前的利害得失,也不是诲人不倦的说教。跟这些寓言相比,什么东郭先生、南郭先生,什么乌鸦和狐狸、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渔夫和金鱼等等,用我们现在的话说,真是“弱爆了”,无非总结经验教训、评断是非善恶,而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人们常说,人首先要活着,但不仅仅是活着,那么,庄子要讲的是人生的“而且”;不是理,是道。它很难用语言讲清楚——讲得清楚的往往是教条,教条往往会束缚人心、压抑个性。所以庄子用那些寓言形象,让读者自己去感悟、体验、想象。也因此,作为哲学思想著作的《庄子》,同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著作。它关乎我们的存在体验、关乎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给我们的是自由和美。

庄子是“道”的传扬者、阐释者;老子笔下的玄虚迷蒙的“道”,有了庄子寓言的演绎,变得可感可知,令人向往。这是作为文学著作的《庄子》与其他诸子的最大区别。在其他诸子


的书中,也多有寓言,但都是工具性的,一般是从历史与民间传说中引来,服务于诸子的论证或说教,而非独立存在的。而庄子的寓言是原创性的,所有的寓言相互关联,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各自独立而完整,可供读者“多角度”“全方位”地感悟体察。例如,《秋水》一篇,海神与河伯的对话就是一个寓言,在这个长长的寓言后面又有一连串的小故事。有人说后面的那些小的寓言故事与前文的对话脱节了,游离了主题。那我们就以其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节,看看究竟如何。

有人说,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庄子在逻辑上输给了惠子;有人说,庄子眼看自己的论辩站不住脚了,就用偷换概念的诡辩忽悠自己的老对手。如果真是这样,庄子为什么把自己的“失败”录下来呢?他总不至于故意展示自己如何站不住脚,让后世抛弃自己的观念而接受惠子那一套“严密的逻辑”吧?!这个寓言的最后一句“我知之濠上也”——这才是关键所在。辩论不应该是为辩论而辩论或为了分出胜负而辩论,那样只会造就巧舌如簧而敖睨万物的狂徒。与其说庄子偷换概念还击“对方辩友”,不如说他要让人看到无论“偷换概念”还是“符合逻辑”同样是嘴上功夫而已。人的存在、世界的面貌、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辩论的胜负而改变,也不是因为符合逻辑而丰富、充实。之所以要辩论,是为了讨论现实问题;不仅要讨论问题,而且所讨论的问题要有人的存在、人的精神的回响。“知之濠上”者,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富于人性的人;他是从当下处境出发,面对眼前的对象,沉静、诚心地观照、体察而得到感知。我们的世界从来不缺少理性和逻辑,但是太多的人丧失了“知之濠上”的兴趣、能力,丧失了敏感性和同情心,丧失了与他者沟通的诚意,变成了无生趣的人、粗暴的人。庄子录下这段与惠子的辩论,并非再现自己的失败,而是再现了“逻辑”的专横和自以为是。任何义理、观点都有适用的限度,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所以庄子要“请循其本”。他说的“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不是要在语言层面上岔开“怎么知道”的含义,而是要敲击惠子的心灵,因为后者拘泥于逻辑而漠视活生生的存在物,因为后者用辩论的利器杀灭了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的美好体验。逻辑有它的边界,而人之所在、人心所系则无可限量。不仅逻辑不能测度,语言本身也难以穷尽!所以庄子才要借助语言营造的象形,才要给我们编织了那么多神奇的寓言故事!

《庄子》的寓言提示我们去体悟万事万物的无不关联,大小、生死、物我、因果等等的相互转化。我们固然可以厌弃、抵制说教,但不可失去感悟的能力,不可抛弃对陌生、奇妙之世界和事物的好奇心。如果我们能够对与己不同的事物保持好奇和尊重,而不是排斥和轻视,就会明白,我们身处的是怎样神奇的世界;而在我们自身之中,也有一个神奇的自我。用庄子的话说,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所以,至少从文学的角度看,庄子绝不是消极的。我们会从鲲鹏的腾飞中、从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中,从佝偻者承蜩、庖丁解牛的故事中,读出勇猛精进的与天地往来的气性。也许你还能感觉到,他是那么希望我们能摆脱物欲和功利的羁绊,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享受真正的精神自由,还有美的愉悦。

如果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看呢?当年庄子愤世嫉俗的言辞如今依然切中时弊,庄子当年奋力警策的人心世相如今依然有赖仁人志士的奋力警策。在物欲横流、环境污染、暴力盛行的今天,在思想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追求个性自由的今天,在注重生态平衡、主张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庄子的思想和精神应该还是一副济世良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40a4d792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