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体压强公式 理解和运用液体压强公式 第一,理解公式 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的物理意义.公式中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计算,算出的压强不包括大气压强. 加压强,例如液面下深h处的压强,用 从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如图所示,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虽然容器形状不同,装有液体的体积和总重均不相同,而根据 是一样的. 第二,公式 中“h”表示深度,不能理解为高.能准确地,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厘米,乙图中B的深度为40厘米,丙图中C中深度为50厘米.h都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 第三,注意公式 的适用范围. .例 这个公式是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的压强恰好等于 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形铝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 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由于自身重 力而产生对支持面的压强都可以用 形状如何,都可以用 ,但这只来计算,但对于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盛放液体的容器来计算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 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重 图中有形状不同的甲、乙、丙三个薄壁容器, 它们的底面积都是S,容器内盛有密度为 的同种液体,深度都是h. 和深度h都 比较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因为液体的密度 相等,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可得 ,即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都相等.又可得,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也相等,即 因为三个容器的底面积S都相等,根据 .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容器内部装有的液体的重力不等,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是 ,液体的重力不等,而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又都相等,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的重力. 1 三,公式 和 的关系 公式 是压强定义式,也是压强的决定式,无论是对固体、液体或气体,它都适用。而 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利用 推导出业的,一般情况下,它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压强。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既然 也适用于液体,何必再推导其他公式呢?实际上,我们一般不用 计算液体的压强,是因为中的h是便于测量的,计液体对某个受力面的压力不易计算和测量,而且压力也可能不等于液重。而 算液体压强很方便。 四,分析液体内部的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叫压强,这个定义对液体内部的压强也是适用的. 为了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我们来分析一下放在容器中静止不动的液体.液体要给器壁一作用力,如果取器壁某一高度处一个元面积,认为液体作用在面积上的力是均匀的,则器壁也给紧靠器壁的液体表面一个反作用力.这一对力都是表面力,且都跟表面垂直,显然都是正压力(液体不存在切向力).我们再推移到液体内部,在液体内部任取一点A,通过A点取任意平面,由于液体静止,所以平面两侧受到的液体的压力是相等的,一对力分别垂直作用在液面的两侧,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平面是任取的,不论平面取什么方向,它的两侧都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所以在液体内各不同方向都存在压力.如果在通过A点的平面上,在靠近A点处取一面积元△S,作用在这面积元上的压力为△F,当△S→0时,液体作用在面积元上的压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则A点的压强即为 显然,压强P在A点处各个方向上都存在. 五、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液体能够流动。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就出现跟固体不同的现象。 取一个壁上有几个小孔的空心球,球上连接一个圆筒,每一个小孔上都扎有橡皮膜。把水倒进球和筒里,用活塞压筒里的水,可以看到,扎在各个小孔上的橡皮膜都向外凸出(右图)。这表明活塞加在水上的压强,被水传递到了各个小孔的橡皮膜上。球上的小孔是朝着不同方向的,可见,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 十七世纪,法国科学家帕斯卡通过实验得出了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 人们根据帕斯卡定律,制成了油压千斤顶、水压机、榨油机等液压机。 右图是液压机的原理图。它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缸,液缸里充满水或油,充水的叫做水压机,充油的叫做油压机。两个液缸里都有活塞。在小活塞上加压力的时候,小活塞对液体的压强就通过液体传递给大活塞,把大活塞压上去。 假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压强 ,加在小活塞上的向下的压力是 ,那么小活塞对液体的。根据帕斯卡定律,这个压强将被液体大小不变地传递给大活塞,所以大活塞受到的压强也等于2 P。如果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那么压强P在大活塞上产生的向上的压力 。把 代入上式,可得,或写作 从上式可以看出,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小活塞横截面积的多少倍,在大活塞上得到的压力就是加在小活塞上的压力的多少倍。因此,在小活塞上加不大的压力,在大活塞上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压力。这就是使用液压机的好处。 六,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1)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2)锅炉水位计也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内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连通管中; 3)牛自动喂水器是利用连通器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4)船闸则是一个很大的连通器.当上游闸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河成连通器;当下游闸门打开时,闸室与下游河成连通器.这样使落差较大的河面上能让船只正常安全地航行。 七,连通器的实验 【实验目的】 验证连通器的性质。 【实验器材】 连通器模型,茶壶,U型管,船闸挂图,锅炉水位计挂图。 【实验步骤】 1.观察连通器模型、茶壶、U型管的共同特征,给连通器下定义。 2.向连通器模型中注水,如图所示连通器模型中各部分容器的形状、粗细、大小不一样,观察水面是否相平。 3.向带漏斗的橡皮U型管中注水(如图),看管中水面是否相平。降低或升高右端玻璃管,保持水不流出,观察两边水面是否相平。综合2、3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4.观察船闸挂图,(如图所示)认识船经过船闸从上游驶往下游的过程;回答船经过船闸从下游驶往上游的过程;说说看船闸为什么也是连通器。 【实验结论】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能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3.船闸的阀门A打开,上游看成一个容器,闸室看成一个容器,底部经阀门A连通,所以船闸是连通器。同理,阀门B打开,闸室与下游构成连通器。 3 【实验指导】 1.在向连通器模型中注水时,最好把水染成红色,以增加区分度。这个实验不能缺少。模型的“怪异”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充分利用好船闸挂图,弄清弄懂旁边的说明文字,有条件的学校放一放教学录像带。效果会更佳。 3.观察锅炉水位计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是哪两个部分构成连通器。 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4a0c11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