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品读无腔信手写——《闪闪的红星》读与思 01 读《闪闪的红星》,认识了英雄少年潘冬子,1934年-1949年,在那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岁月,冬子勇于战斗,在斗争中,走向成熟,15年后,成为了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解放军,共产党员。 红色少年别样红,那一代人的童年,经历着苦难与斗争。这个作品也是有生活原型的。 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一顶帽子,帽子里有他的名字。后来,孩子拿着这顶帽子找到了父亲。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地区有一个女青年,十七岁便入了党。就在她入党的第二天,为了开辟新区,和敌人英勇斗争,后来被捕,敌人把她吊在树上用火烧,她高喊口号,壮烈牺牲。虽然她只有一天的党龄,但她的生命闪着共产主义光辉。 为了不忘记这些人和事,并把它告诉给后人,作者李心田创作了《闪闪的红星》。 作者还谈到他身边的例子,许世友的儿子许光、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解放后才找到父亲的。毛主席的三个孩子,长征时丢在白区,曾在上海流浪过,后经努力,找回了两个,丢失了一个。 之前,我一直不知道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是啥样子,或许跟草原差不多吧。直到去过青海才知道,草原是风景,草地是风险。 放眼望去,一片荒草湖泊,难以分辨出哪里是草根,哪里是沼泽,因为草根与沼泽相连。看着是一大丛草,齐腿深,但下边却是软软乎乎的泥水,从草地经过那是相当危险。 到了雪山,才知道什么叫“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盛夏时节,鹅毛般的飞雪,坐在车里都能听到大风呼呼的声音。汽车在冻土层上颠簸,高原反应,让人躺着都肝肠寸断。在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开车跑了两三个小时,一个人不见,一家店没有。打开车门,飞雪和寒风直往脖子里灌,冻得人不由得寒颤连连。 去过贵州,才知道乌蒙磅礴所带来的艰难险阻。仅是旅游从那里经过,都吓得心惊胆战。那一刻,我真心佩服,红军战士那“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更喜岷山千里雪”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新认识了新时代重走长征路的价值和意义。 02 ;; 文中,冬子对革命的认识也是从浅显到深刻,这个描写有梯级,读来很好。 ;; 他五岁时认为,革命就是把田地分给穷人种,让地主戴高帽子游乡。 ;; 看到母亲入党,宣誓,他懂得了革命就是靠这些共产党员带头干的,他们就像修竹哥和妈妈一样,白天黑夜领着人们开会,风里雨里带队伍打白狗子,一个心眼儿专为穷人办事儿,在坏种面前不说一句软话。 ;; 米店风潮,让冬子认识到老板和警察局长是一条道上的,没米吃的女人和那个领头闹米的人力车工人是一条道上的,这两条道上的人是两个阶级,就像乡下种田的穷人和地主是两个阶级一样。 但在描写儿童认识方面,感觉与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与窗边的小豆豆是不同的,似乎缺少了些什么,特别是前几章。 看了文章最后,修改时间1971年,那是文革后期,朦胧意识到一点。再看《书外故事》,作者明确说到有遗憾,原稿中某些细膩的感情部分被删掉了,如冬子妈对丈夫的留恋,红军走后的失落感,以及对白军的恐惧等(当然她都战胜了,并直接影响了冬子)。这些内容本来是很真实很感人的,但改稿时怕“不健康”,就删去了。另外,有些内容是不该加的却加上了,如读书的内容,以及个人在革命中的作用等,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妇女和儿童来说,是认识不到的。由于改稿时的情況,怕人家说“不忠于”,也就勉强地加上了。 期待能看到原稿。 03 读这本书,想起六年级习作教学“写故事梗概”。读文十篇不如读文十遍,读文十遍,不如写文一篇。既然写作如此之好,我也有意识地让自己尝试一下。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 ;; 潘冬子生活在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小山村。家中父母勤劳,但生活艰难,房子破了没钱修,耕田没有牛,每年不到五月,地里的青谷就压给了地主。 ;; 父亲潘行义受邻居修竹哥指引,到荆山农民夜校学习,后开始革命,成立赤卫队,打土豪分田地。用绳子拴着地主胡汉三,给他戴上高高的纸帽,拉着他游乡。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父亲跟随红军北上抗日。妈妈依然在悄悄地忙着组织革命群众。 ;; 红军走后,那个逃跑的地主胡汉三,又回来了。冬子妈早做防备,把那颗红五星缝在冬子的衣边里,把子弹头埋在石榴树根下,把小学课本放在了小包袱里,在墙角下拆开一个通向大山沟的隐敝洞口。胡汉三到家里寻事,审问母子二人,打冬子妈,踢冬子的肚子。冬子狠狠地咬了胡汉三一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980dfe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