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二翁登泰山》,完成下列小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②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③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④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⑤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家。②向:从前。③是:那。④曩:以往,过去。⑤绝:横渡。 1.下列加点词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无实义的一项是( ) A.甲翁之妻子去乡 B.汝之言 C.何老之有 D.乙翁欲...扶之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甲翁/之妻/子去乡 B.叟/携酒/至乙翁第 C.是山/余/亦未登 D.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 3.翻译下面句子。 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4.甲翁对登泰山态度转变的过程是:最初担心,说“______”(选填文中四字);后来同意,说“甚善”。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乙翁用______(归纳四字填写)的例子激励。 5.二翁登泰山和愚公移山的行动,都表现了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答案】 1. C 2. A 3. 从前我远游冀(州)、雍(州),可是没有登上过泰山(或:然而却没有攀登过泰山),你有意和我同行吗? 4. 恐力不胜 愚公移山 5. 不服老(老当益壮),不怕困难,有毅力,有恒心等精神。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虚词的意义与用法。A.之:助词,的。B.之:助词,的。C.之:提宾标志,无实义。D.之:代词,代甲翁。故答案为C。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A.“甲翁之妻子去乡”的意思是: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乡下。正确的句读是:甲翁/之妻子/去乡。故答案为A。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向(从前)、尝(曾经)、君(你)、乎(吗)”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或概括相关语句作答。甲翁对登泰山态度转变的过程是:最初担心的四字短语是“恐力不胜”,后来同意说“甚善”。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乙翁用“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这一事例来激励甲翁,可用成语“愚公移山”概括为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二翁登泰山》讲述的是两个年近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登泰山的故事。表现了他们乐观向上,老当益壮,热爱生活,奋进的精神。告诉人们: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又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乡下,只有他自己.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郊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越过钱塘江,横渡过了长江,走到了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甲翁,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fd034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