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走进自然 ——远离“自然缺失症”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所谓自然缺失症,其实并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虽然词是新词,但是对于很多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现在“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认不出飞鸟走兽”的不只是城里孩子。但人们提到这些事情,却往往只是感慨而已,似乎也默认了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逆的趋势: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无需和自然打交道了。 但是理查德•洛夫用“自然缺失症”这样似乎耸人听闻的词来告诉公众,这并不是一件可以一笑而过的事情。因为自然并不只是一个任人类索取的资源集合体,同时也是人类生存所依的力量,是一切美的源泉,想象力的终极,科学的无穷尽。和自然断裂,不仅会让下一代失去对生命的体察,更会让人生病——失去支撑内心的力量。如同洛夫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指出的,“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书中引用的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与自然的接触,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孩子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洛夫发出警告: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逐渐被钢筋水泥、电源插座和互联网所包围,充斥在生活中的多媒体产品在不知不觉地钝化着孩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孩子幼小的心灵对生命的敏感和敬畏也濒于苍白。不再理解食物的来源,不再认识家乡的动植物,不再对家乡的地理感兴趣。自然缺失症还导致了“抑郁儿”、“小胖墩儿”的增多…… 来自中国台湾的环保专家李伟文的观点则更为痛切:“如果孩子们从没有被自然感动过,长大后会如何看待其他生命?如果孩子们从未有接近土地的体验,长大后会如何对待我们的自然环境?如果这些没根的孩子长大,开始主导未来,我们又会走向何处?” 儿童的“去自然化”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拉近生活与自然的联结,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成为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新世纪的自然之友、自然之子,理想的状态应是生存在大自然和互联网之中,成为一个保持自然属性的地球村村民。网络应当是我们更密切地走进社会、走进自然的桥梁和纽带,而不是封锁和屏蔽。我们需要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归真返璞,正本清源;需要不断地走进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动物和植物;需要使城市更加自然和野性盎然;需要重温这样的至理名言:爱默生说“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蕾切尔.卡逊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自然缺失症在国内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市相关机构曾举办了自然缺失症研讨会,发布了《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在受调查的1300多名儿童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的倾向,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造成自然缺失症的原因主要有:父母阻碍儿童在户外玩耍,可供玩耍场地的减少,以及电子产品的日益盛行(电子媒介给人们的体验是间接的、替代的、失真的,而且是单一形式)。 其实“自然缺失症”一点都不难治,只要走出屋门,来到户外,大自然自有其强大安心的力量,让躁动的心灵变得平静沉稳。玩泥巴,跳水洼,捡石头,听鸟叫,跑、跳、追……甚至什么都不做,一切交给自然就好(有人会说“土壤是脏的,里面有细菌”。其实除去一些必要的安全考虑,很多顾虑都是不必要的。)真正的体验自然应该是 将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人作为自然的旁观者。而要让孩子对“自然缺失症”说不,还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的用心和爱护。 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缘于内心的本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亲近,探索自然的博大与奥秘,也是孩子们应有的“福利”。 面对不可阻挡的城市化潮流,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作为儿童的同路人,教师、父母以及所有的成年人,我们应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探险”。给孩子相应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在自然中体验。可能在家长和教师看来,孩子只是在翻来覆去地弄那颗石子,或者不停地挖一个泥坑,或者只是把草叶捏来捏去,看上去没什么“建设性”,但其实这正是孩子自我学习和认知的开端。要知道,在自然中遍布着“活动零件”,比如石头、树叶、草棍,看似简单,但却比人工设计的遥控汽车、飞机更能激发想象和创造力。 学校教育中,与自然联系密切的是《科学》学科,各个年级都有亲近自然的教学内容,而任教科学的教师,在教授这样的内容时,可以将孩子们带出教室,让他们置身于自然中,带着他们看动物、种植物、养蚕、看星星、拍月亮,把对自然的爱传达给孩子们。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03f34d0b4c2e3f5727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