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电影《浪潮》观后感

时间:2023-01-22 16:2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要么照做,要么离开

——由群体基础理论浅析“浪潮”的形成与发展

当我在观看电影《浪潮》时,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同时也跳入了我的脑海。同样描写的是恐怖的集权主义,同样的狂热,恐怖,窒息和毁灭。不同之处在于,1984》讲述的是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浪潮》却是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赤裸裸的现实。然而仔细想来,《浪潮》的狂热又是否是纯粹的偶然而无以复加的?

答案是否定的——文格尔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把一群自由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为了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分子,可见一斑。

在此,我将结合组织行为学群体基础理论,就“浪潮”做一个简单、浅显的阐述。

一、浪潮的形成要素——什么是浪潮?

“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所谓的价值观都不存在了,对不对?我们这一代缺少的,就是一个能让我们都团结在一起的目标。

这是电影《浪潮》开篇两个学生在酒吧里的一句对白,散漫,自我,叛逆,却又缺乏信仰,恰恰是这样一群青年,当你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目标,激发他们内心的躁动与狂热,事情又会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一个群体,由此而生。

群体

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

稳定的结构共同的目标

成员意识到彼此属于一个群体

学生响应独裁政治课

为了集体(自我

实现)

归属感



图表 1 群体的四个标准

群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互动的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与共同的目标、彼此意识到同属一群的集体。由上图可以看出,浪潮之所以称为一个群体的四个要素。第一,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影响——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学生们听得乏味,老师教得更沉闷,于是文格尔才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一群极度自我的捆绑到了一起;第二,稳定的结构——独裁政治课的课堂为浪潮的形成提供了平台,而教师文格尔作为领袖,有说服力,能服众;第三,共同的目标——“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的下面,我想让敌人吃我们天花板上掉下去的灰”,文格尔用踏步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为叛逆的学生们提供了信仰;第四,成员意识到彼此属于一个集体——当集体向你表示尊重,为你提供庇护,帮你实现自我,归属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现在,我们可以说,浪潮,是教师文格尔领导的,以独裁政治课学生为骨干成员的,为了体验纳粹独裁统治(诚然,后来整个性质都颠覆了)而成立的一个命令群体。

二、浪潮的动力——为什么要加入浪潮?


首先,浪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员的自我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最终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以及社交的需要都属于第一级地需要,这些需要往往通过外部条件就能够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一级的,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可以满足,而且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的以蒂姆为例,很明显的,他的家庭不是很幸福——当他在饭桌上高谈“浪潮”的“伟大魅力”时,他的父母甚至都没打算认真听下去。当然通过同学们的对话我们可以推测出蒂姆有些精神不稳定:偷拍女生照片、私藏枪支、谎称与别人的家人关系等等,而他通宵在文格尔老师家门外守候,更是令人有些不寒而栗。这些戏分就表明了蒂姆的弱势处境,如果把全班看成一个小社会的话,蒂姆无疑处于最底层,在加入浪潮以前,很明显的,尊重与自我实现根本无从谈起。而“浪潮”,那种恐怖和狂热却恰恰给了软脚虾蒂姆以自我实现的机会,受人尊重,充满力量,由此而生出强烈的归属感,视文格尔为致死追随的领袖,更是视“浪潮”为顶礼膜拜的信仰。“浪潮”成为了孩子们的庇护所,在其中,找到了所谓的“自我实现”与“价值”

其次,是浪潮的群体规范。消除了成员间的差异,建立了平等,却又能让个人作为“浪潮”这一独特群体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区别于一般同学的价值。例如,文格尔规定学生要严格的称呼他为“文格尔先生”,学生们和老师问好、回答问题时都需要起立,白衬衫成为制服,设计自己团体的名称、logo、手势,通过踏步走感受团结的力量,通过一系列活动、聚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同时,利用大多数人从众的心理,通过笼络人心、壮大群体来扩大“浪潮”的影响力,诸如此类,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是浪潮强大的凝聚力。文格尔打乱座位,打破了原有的小团体,为学生彼此之间从陌生走向熟悉,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孤立走向融合,由此,“浪潮”成员彼此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浪潮”为成员提供了庇护,提供了特权,也提供了优越感。正如文格尔所说:“我希望你们发挥创造力,一切为了集体”越来越多的处于自我实现,从众,亦或是好奇的原因成为“浪潮”的一份子,似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直至不可收拾。

三、浪潮的发展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浪潮”不例外。 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群体成员开始彼此熟悉并建立行为准则。当文格尔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学生们仍在闲聊,玩手机,自有散漫,不难看出,大家都仅仅是抱着混几个学分蒙混过关的心态选秀独裁统治课的。而当文格尔提出要自有安排课程,进行别开生面的亲身体验时,同学们仍然争论不休,甚至有人选择离开。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混乱,人们并不知道成为这一群体的一员有什么好处,不知道在群体中应该怎样表现自己。直到规矩确立,领袖确定,同学们都把自己当做群体一员时,“浪潮”这一群体形成了。

第二阶段是震荡阶段,群体内部冲突不断。群体成员常常抵制群体领导者的控制,并彼此存有敌意。莫纳和卡罗就是很好的例子。莫纳最初就和文格尔理念不合,冲突不断,直到文格尔的一句“要么照做,要么离开”莫纳毅然退出“浪潮”。而卡罗,最初的不合群导致了“浪潮”对她的孤立,而这样的孤立又加剧了其对浪潮的仇视,导致其最终走上与“浪潮”对抗的道路。与此同时,外部的威胁使得内部拧成了一条绳,文格尔作为领导者被成员广泛接受,震荡阶段便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d78a44a8956bec0975e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