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的理解 仁义的理解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这段话借孔子之口,肯定了仁义是人的本性”,下面是老子的态度: 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可见,老聃并不同意孔子的意见,皆因“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万物的运作有其各自的规律,若果把“兼爱”,这一仁义的本质强加为人的本性的话,势必“乱人之性也”。由此可见老子并非是肯定仁义是人的本性的。 1 / 11 /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313c5a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