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对联与对联故事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据史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题写于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一.寿诞联 中国民间一向重视祝寿,缝十寿辰,谓之大寿。凡大寿古来有专门称谓:30岁称“壮寿”,40岁称“强寿”,50岁称“艾寿”,60岁称“耆寿”,70岁称“希寿”,80岁称“耄寿”,90岁称“耋寿”,100岁称“期颐寿”。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上天巧。 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清)李渔 周雅赓歌,如山如川如日月; 箕畴敛福,曰富曰贵曰康宁。 ——(清)硕彦 人间贤母曾推孟; 天上仙姑本姓何。 ——(清)梁际昌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清)刘凤诰 刘凤诰是清代文学家,他富有才情,文思敏捷,不时涉笔成趣,留下许多文坛佳话。有一次,有个早年间告老还乡的老翁过80大寿,他的儿子预备了贵重的笔墨纸砚,专门差人请刘凤诰写副寿联。见到寿星后,刘凤诰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问:“老仙翁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于是,这位才子就在撒金的大红纸上挥毫落笔,写下:“十一月十一日”。老翁看了不由得纳闷,便问道:“这是何意?”刘凤诰不慌不忙地答道:“这就是上联呀!”老翁暗暗叫苦,他的家人也面有怒色,在场的众多宾朋更是莫名其妙。刘凤诰镇定地问老翁:“见年多少岁了?”老翁说:“正好80岁。”话音刚落,刘凤诰随即写了下联:“八千春八千秋。” 原来他早已成竹在胸!老翁顿时大喜,称谢而去。 此联通俗晓畅,一字千金,大智若愚,简单的数字背后,有着不可言说的人生味和生活积淀,表现了高度的文字功力和思想凝练。此联上句是脱口而出的俗语,且只是一个日期,看似游戏,从而给下联带来极大的难度。可是作者机智应变,以“八千春八千秋”来祝福寿星,这样夸张的形容,非常符合符合人渴望长寿的心理,所以反而是恰到好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31154608a1284ac9504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