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几则神童妙对小故事 在长期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在古代社会科举教育体制下,“对对子”是蒙童初学的必修课程。在楹联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都是说神童颖对的精彩故事。我们下面就来看几则神童妙对小故事。 林则徐儿时巧对解父难 据说,年少时的林则徐赴考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惫,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进考场时,主考官以林则徐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联曰: 以父作马; 林则徐的父亲羞得面红耳赤,非常难为情。可骑在父亲肩上的小林则徐应声便对: 望子成龙。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可此时此刻,要替父亲和自己解嘲,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对法了。而且此对中以“父”对“子”,以“龙”对“马”,对仗工整,内容入情入理。“以父作马”乃戏言,“望子成龙”是成语。真是“望子成龙父作马,可怜天下父母心!” 鲁迅幼年对句 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 独角兽; 要同学对。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中的句子,对了: 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 陷兽入井中; 鲁迅又根据《尚书》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备受先生赞赏的下句: 放牛归林野。 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如《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无题》中的:“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郭沫若幼年巧对免责罚 郭沫若6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刚好,郭沫若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先生得知后责备并追查学生,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是: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 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童子妙对 明朝戴大宾5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 未老思阁老; 戴大宾大声答道: 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21be8b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