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时间:2024-01-11 03:4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8次课程改革

建国八次课程改革简述 第一次

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

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

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十年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高中文理分科的初步实验) 第四次

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停吵闹革命全国只有一种教材,就是著作和报刊社论。

68年复课之后,搞工农兵教育,严重破坏了学科体系和教材结构。


第五次

1977-1985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

1986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39)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XX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国务院批转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5abc3f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