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潮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微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休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注]此词约为晚年词人退居瓢泉时作。据《世说新语》谢安隐居东山,朝廷屡诏不出,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后出山入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来”二句写词人老来才识渊明,两人本志趣不同,性格各异,平静的叙述中隐藏了词人深沉情感。 B.“问北窗”四句言陶渊明辞官归隐乡里,于东篱下对酒赏菊,并非一味醉心飘逸静穆,自当别有深意。 C.“富贵他年”三句,使用东晋谢安的故事,表明即使他年词人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义的。 D.全词将叙述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激越豪放,格调恬淡清和,在辛弃疾词中别具一格。 15.本词作者借陶渊明、谢安两位历史人物来抒怀明志,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的理想,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论述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将达到的结果是“ ”;如果秦能善待六国之人,将达到的结果是“ ”,又怎会灭亡呢?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登上飞来峰之后高瞻远瞩、信心顿生,并带有一定哲学色彩的诗句“ , ”。 14. [答案]D 选项中“语言激越豪放”应为“语言朴实厚重”。 15.[答案] 表达对陶渊明的思慕景仰,称颂其精神永存,富有生气。写老米曾识,梦见渊明,极见对他的仰慕;写陶渊明不堪折腰之耻,辞官归田,并与其心境相通,当为异代知音,几写对其高风亮节的崇敬。 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抒发对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叹息与苦闷。停杯不饮,欲歌还止,写出心头之恨的沉重。他年即便富贵,若不免俗亦无意思,即便出山再仕,也志在为民,可见词人内心的抑郁不平。(每点赋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答案] (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一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a673885a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