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蒲松龄 一、1、填空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房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探次虐入骨三分”。 2、解释词语 止有剩骨:仅,只 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很 ... 一狼仍从:跟从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 顾野有麦场:看,视 积薪其中:堆积柴草 ... 苫蔽成丘:覆盖 弛担持刀:解除,卸下 .... 眈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 目似瞑:闭上眼睛 ...数刀毙之:杀 少时:一会儿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断其股:大腿 ..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前狼假寐: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盖以诱敌:原来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 屠暴起:突然 ..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意将隧入:意图,目的; 隧:通道,用作状语,从通道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上了一样,神情很悠闲。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用来诱惑敌人。 二.一词多义 (1) 恐前后受其敌:代指“两只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积薪”(柴草堆)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屠户” ..(5)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 ..(7)一狼径去:离开 (8)去:距离 .三.1.根据句子,分析狼的形象。 (1)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分工协作,团结应敌。 (2)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不冒进,不轻举妄动,诡计多端。 (3)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分工协作,迷惑敌人,十分狡猾。 (4) 目似瞑,意暇甚。 用假象迷惑屠户,十分狡猾。 2.根据句子分析,屠户的心理特点。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急迫,担忧,预见性强。 (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抓住战机,果断,勇敢,智慧。 (5)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警惕性强,从容镇定,想得周全。 (6)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悟出招数,聪明智慧。 四.1.文中第一段向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请概括回答。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文章的中心句是那一句?说说启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启示:面对狼那样的恶势力,以退让求生存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3.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4.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凶残和贪婪。 5.屠户从“与狼相遇”到“毙”两狼,思想前后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开始,屠户恐惧、退让,由于狼的狡诈,步步紧逼,使他丢掉幻想,于是他由退让转为斗争,并抓住有利时机出其不意杀死恶狼。 6.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 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贪婪的本质,能抓住最佳时机,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杀掉狼。 7.文中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直接塑造了哪两类形象?各自体现怎样的性格特征? 一类是以狼为代表的贪婪,狡诈,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形象,一类是以屠户为代表的机智勇敢的形象。 8.从全文来看,故事中的狼主要有何特点,概括出来。 凶恶贪婪,阴险狡诈。 9.根据屠户杀狼前后的经过,谈谈体现了屠户的什么特点? 杀狼前:体现了屠户勇于把握时机,勇敢果断的性格。 杀狼后:体现了屠户心思缜密,不留后患的性格。 10.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把贪官写成凶猛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他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相。面对这些“虎豹豺狼”,本文中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面对狼那样的恶势力,以退让求生存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一议论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显现了它们的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他们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12.汉语中关于“狼”的成语有很多,请写出来。 杯盘狼藉、鬼哭狼嚎、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狈为奸、如狼似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c30eb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