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父母官与青天大老爷

时间:2022-07-30 22:1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天大老爷

在我国古代就有“拨云雾而见青天”之说,意为官员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做主。而百姓在状纸中通常以“号泣青天大老爷明鉴”之类的用语结尾,充分表明百姓把希望寄托在“青天大老爷”身上的情结。说包拯是包青天就是因为他执法刚正、铁面无私,而把包拯视为“青天大老爷”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作为开封府尹,天子脚下,各种各样的奸滑之徒云集在这里,是最难当的官,但据宋人笔记《癸辛杂识》说,开封府的厅壁上刻有历任府尹的姓名,只有包拯的姓名被人们反复抚摸,形成很深的指痕,说明宋代人就对包拯这位开封府尹怀有特别的敬意。在古代,朝廷权贵及其子弟横行不法,鱼肉百姓,人民有冤无处申,有理不能讲,只好盼望一位青天大老爷从天而降、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惩处贪官污吏及其爪牙,为百姓主持公道。到明代后期,阶级矛盾激化,像侮瑞那样的正直官员,敢于惩处退职宰相徐阶的不法子弟,也就会引起轰动。进人清代,统治者鉴于官场乌烟瘴气,不得不提倡整顿吏治,大肆宣扬清天大老爷的公案小说如 《施公案》《彭公案》等也就相继出现,这些公案小说的共同点,是一位秉公执法的清官,在几个侠客的帮助之下,不畏权贵,除暴安良,维护朝廷法纪,既是爱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爷,又是清正廉洁、忠于朝廷的良臣。因此,包青天这一类清官良臣形象,既受统抬者的青睐,又受老百姓的爱戴,统治者看重清官,是因为官员横行不法,败坏吏治,对维护封建政权极为不利。树一两个清官形象,则可以给朝廷装潢门面,也可以对横行不法者有一点威慑作用,还可以使百姓以为皇帝英明。老百姓喜欢清官,是因为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没有能力与权贵恶势力抗争,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为民作主的清天大老爷身上。清天大老爷,从本质上说是封建政权所理想化的忠良之臣,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政权,保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他们可以惩办几个恶徒,却不会减少人民所受的封建统治、压迫之苦,而是要人民规规矩矩地接受统治者的奴役。在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下,靠一两个清天大老爷,是不可能真正为民做主的,他们所做的,是代君主民。今天,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社会地位,自我意识,已经和诚惶诚恐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青天大老爷的封建人民完全不同。但是,今天仍有以权谋私者,贪污腐化者,仍有各种仗势欺人及行凶犯罪的分子,这都直接损害看人民的利益,有时候,在一些糊涂官或本身不干净的官员手中,还不能及时申张正义。如果没有这一切,今天就用不到大力提倡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分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就会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但共鸣的结果是人们已不是简单地希望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而是盼,惩治腐败和打击犯罪更坚决,更有效,人民能够充分享受做社会主人的权利。

父母官

在先秦文献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统治者,甚至是国君。在汉代曾出现两个非常有政绩的地方官: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据《后汉书》载,杜诗为南阳太守,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之与前代的召信臣相比。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说,这时“父母”一词已有了地方官的含义。在封建社会,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时又最疼爱自己的子女,所“父母官”就兼具了领导与爱护的两种特点。一个好的地方官应该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这就是“爱民如子”。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和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父母官政治的演变也深受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施政原则及官员选拔上:

在施政原则上:第一、仁以爱物,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二字,“仁者爱人”。我国官员中的博爱精神是从“爱民、保民、恤民”的民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亲近来远,同民所欲,则仁恩达矣”(董仲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第二、德治 我国封建社会是长时期地使 “儒教与德治”的社会治理方法。德治是我国社会政治的主要取向,父母官是实施德治的工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墨子主张贤人政治,“其上()贤也,以

精美文档

1


平教化,正狱讼,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万人怀德”

在官员选拔上:隋以前的察举、荐举制度,对后来我国官员选拔时重品德的影响较大;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对后来我国官员选拔时重才能的影响较大。察举、荐举中有“举孝廉”一项, “举孝廉”中的孝道,维系了我国社会组织的最小单位家庭和宗族。“孝道”又决定了被举荐者对国君、国家的忠诚品质。科举制中,“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子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升自己的人格,则只能靠读书。

德才兼备的父母式的官员治理,使得我国社会在王朝更迭和战乱后,能迅速恢复社会结,较快恢复社会稳定,发展生产,保证了社会基层的稳定。官员选拔方法,促进民风淳朴,社会耕读的风气。考试内容的确定,以四书五经为主,保证了儒家学说的流行,官员价值观念的形成,我国主流文化几千年的不间断延续。

在过去的时代,父母官的称谓可谓是耳熟能详,因为人人都这么叫。而在进入民国之后,有关父母官的另外一种称谓出来了,那就是所谓的“公仆”。按时髦的说法,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最基层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但实际上,没有哪个官真的以为自己是“仆”显然,这是特有的时代背景下,阶级的先进份子在引进西方体制的时候,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把人家书中的思想扭曲的套用了过来,适应自己的统治理念。事实上,没有哪个西方现代国家把官吏称作是什么“公仆”,所有的官员其实都是一种职业,既然是职业,就得服务,严格来讲,所有的人,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在为他人提供服务,提供服务就会获取报酬,而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所获取的报酬就是古代和现代人都必须缴纳的税。古代的父母官和现在的人民“公仆”都是一种要去获取报酬的特殊职业,官员不会把做官当成是一种志愿者服务,我们不祈求官员能真正的做到“仆”,只要不颐指气使、随心所欲,只要能做到“为民做主”为民办事,即使离“仆”还有十万八千里,那也算是官能尽职,算是一名好官。



精美文档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e77451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