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过不了,拉点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颠簸着慢慢的向目的地驶去,看着“公路”两边陡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进一步摸清贫困底峭山崖和深不见底的沟壑,心里咚咚直跳。因为用力抓着麻木挡板以数,把贫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防自己簸下来,下车时紧张的心里一松懈,顿时感觉自己浑身都瘫软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了。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叹生活在这上面的农户是多么的不容易! 漫灌、大而化之。 来到贫困户曾召爱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木房。屋前的空 我所属单位住房公积金鹤峰办事处今年帮扶铁炉乡泉峪村,既然是地上晒着刚采回的黄豆,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扶贫就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什么贫困?拿什么来脱贫?怎么帮扶?不进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村入户了解那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曾召爱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快三帮扶计划,8月27日我与单位主任科员殷远凤乘班车来到帮扶村铁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乡泉峪村,决定去最偏远的贫困户曾召爱家。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站物的生长,什么原因致贫等一系列情况。曾召爱说,以前这里人户多,在山脚下昂头朝着丛山峻岭--我们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满怀忐忑,崎岖到现在低山发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迁,有的举家的机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车进入,(“麻木”是鹤峰有名的代步交通出去打工了。我们不想搬迁,我在这里有500多亩的山林,5亩多耕工具,只能坐下两三人,农民家庭条件好的基本家里都会有一辆,进城地,两亩多茶园,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还准备发展几亩茶叶的,这购物、运送生产资料等)。坐上麻木车,司机特意装了两袋沙土,她说山 第 1 页 共 3 页 下乡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本篇文档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进行任意编辑 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种的农作物要变成钱就要上坡下岭往集镇背,来回三四个小时。其实我们这里生产资料丰富,我们多想政府能帮我们把公路修好!那样出去打工的农民也会乐意回家创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经过了解沟通,结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们和曾召爱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积地理优势发展养殖业、种植,在现有的8只山羊基础上再增加30只种羊,同时今冬明春再发展密植茶5亩;二是结合乡里危房改造项目,帮助其翻修房屋3间;三是扶贫搬迁,通过政府、村委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殷主任鼓励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们尽努力帮助你们。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们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养殖、种植,技术上需要帮助的我们尽的努力帮你们争取帮扶,也会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争取把公路扩宽”。 从曾召爱家往下走来到三组黄文松家,简陋的两层平顶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岁的老父亲在家。他们家属于低保户,两口子都是残疾,住在儿子家,听说儿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几年回来修了这栋房子,一年回来不到一两次,现在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黄文松老婆又聋又哑根本无法交流,老父亲看见我们到家里来非常的热情,估计是怕自己家里凌乱,步履蹒跚的把我们带到隔壁的叔叔家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我儿两口子都是残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饭都快不能自理了,你们看我那儿媳一天除了帮忙看家什么都不会做,能解决温饱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今年多亏政府给我们帮扶了3000多块。看着眼前的老爷爷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 ,心里涌现出一股心酸:本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这般年纪却还要为子女操心。离开时,我们对老人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扶他。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鸡蛋饭,也许是太饿了吃了个精光,到住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7dd053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