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短篇散文5篇

时间:2022-03-19 06:20: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家短篇散文5

篇一:名家美文 花、月、我

作者:东山魁夷 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的圆山公园,我想描绘枝叶低垂的樱 树盛开的姿态与春宵的满月相互呼应、融合的情景。

作画时,我试着到圆山公园看了看,幸好樱花开得正盛,春日明媚的阳光预示着今宵将 朗月高照。我在晚饭前的这段时间里,拜访了洛北的寂光院和三千院,看看时间差不多了, 我便回到了京都的街上。

大概在下鸭附近,透过车窗,偶然地朝外一望,在东方的天空上,一轮乂圆乂大的明 月飘浮着出现了。我惊呆了。我本想在圆山的樱树前,观赏刚从东山浮出的月颜的。如果 月亮在高空中升起,那就亳无意味了。对r在大原度过的时光,我不由得感到了后悔。

我心情急迫地赶往圆山公园,不敢有丝亳的懈怠。因为这里离山间己经不远了,幸运 的是还没有见到月亮的身姿。暮色笼罩下,纟甘青色的东山成为背景,这一株枝叶低垂的樱 花树,全身披着淡红色华丽的盛装,京都的春夭便尽现于此了。并it地上不见一片落花。

不久,山顶变得明亮了,月亮露出了容颜,在紫色的夜空中开始静静地浮升。此刻花 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在这一瞬间,在我的眼中,纸罩蜡灯的灯光、篝火的火焰、人间 的纠杂都消失了,只有月和花构成的那一片清丽的天地。

这是一个例子。无论是在什么场合,能够与风景偶然相遇,哪怕只有一次,也是值得 庆幸的。因为口然和我们共同生存,常常会发生种种变化。以描述生成和衰灭的轮回这种 宿命论的观点來看,自然和人类是由相同的根联系着的。

如果花永久地开放,满月每晚都升入空中,而我也永远地在大地上生存,那么,在这 些偶然的相遇里,就不会有如此的感动吧。当我们在大地上短暂地居留之时,如果在心灵 深处认为花是美丽的,怜惜彼此的生命,那就一定会感受到偶然相遇的喜悦。把这种偶然 相遇视为重要之事的缘由,就是把人生看作一个旅程。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我们在这个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的流逝。

在所谓无常的宿命论中,产生了我们的一切,现在的我们不就会产生一种与白然共同 生存的连带感吗?这时,人与自然的沟通就一定能产生爱和美。

枕草子卷一 一四时的情趣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來,紫色的云彩细微的横在 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夭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 [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夭是傍晚[最好]。夕阳很辉煌的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 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的飞着,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IL更有大雁排成行列的飞去, 随后变得看去很小了,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也都是有 思的。

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的下了薪,或者就 没有霜雪也觉得很冷的夭气,赶快的生起火來,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夭的模样。 但是到了中午暖了起來,寒气减退了,所有地炉以及火盆里的火,

[都因为没有人管了,]以致容易变成了白色的灰,这是不大对的。 梁实秋一萝卜汤的启示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汤飨 客,主人谦逊地说:“这汤不够味。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 如何也仿效不來,你去一尝便知。”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夭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 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 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 嗒嘴。少不得人人耍赞美一番,并11异口同声地向主人探询,做这一味汤有什么秘诀。加 多少水、煮多少时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是咧着嘴笑,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 没什么,这种家常菜其实上不得台面,不成敬意。”客人们有一点失望,难道说这其间还 有什么职业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说也就罢了。这时节,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开腔了,他说: “我來宣布这个烹调的秘诀吧! ”大家都注意倾听,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理很简单,多 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也许他说的是实话,实话往往可笑。于是座上泛起了一阵 轻微的笑声,主人顾左右而言他。

宴罢,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他问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萝卜汤秘诀是否可信, 说:“不妨一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当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拣上 好的,切萝卜的刀法也有讲究,大小厚薄耍适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试验结果, 大成功。杨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独门绝活。

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文字掷地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 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 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篇二:秋夭名家散文集选 秋夭名家散文集选 秋夭的纪念


口古以來,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 《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馬”。口然界万木萧条落 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口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口然联 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 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 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 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 荷。半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 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白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 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來,万里与白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 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 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 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 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 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 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万壑泉声 松外去,数行秋色”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尺一色。”李白 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 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乂有 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來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 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儿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 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 “对潇潇暮雨 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 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夭的无情与落寬,然而,秋天却是 人们回避不了

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 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瞭亮的秋的赞 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b22b05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