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阶段如何从事课题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研究生阶段如何从事课题研究 研究生要结合自己的价值追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特点高效利用时间,做到学思结合,劳逸结合,力争在读期间能够发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要志存高远,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导师和师兄师姐学习查阅文献的技巧、如何解决实验中的瓶颈问题、怎样形成创新性想法并付诸实践,形成高水平科研论文。研究生们要针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积极向前辈请教。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创造知识,即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与听课,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当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识、仍然需要读书与听课;但这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方法,而仅仅是研究的补充或为研究服务的手段。经常有同学说,为了给某项研究打好基础、一定要先修完哪几门课。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一定不能走极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一边研究问题一边补充相关知识。如果你非要等到将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再着手研究某一问题,则恐怕你一辈子都开始不了真正的研究。还有同学会说,对于立志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同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而我毕业后并不打算做研究、而会从事其它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如此。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糊涂的。的确,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更不一定会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他们也许会从政、从商或成为企业家。但你如果能学会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你一定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并积累丰富的营养。原因很简单,无论你做哪方面的学问或研究,其过程不外乎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最应该做或最值得做的课题,然后设计与实施解决有关课题的方案,最后从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中分析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分析出相关物理图象,或进一步建立其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的相关变化规律、物理图象或数学模型,或丰富与加深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之认识,或为相关技术发展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这样看来,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或商业问题的处理,其基本方法其实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需要从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并总结出今后的行动指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疑是今后从事各类工作所需实力的最好基础训练,而该阶段的研究课题无非是进行这一训练的实例而已。尽快投入研究实践,立刻着手学习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 随着新学年的开始,成千上万的研究生新生朋友们正满怀着理想、憧憬与难免的不安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踏入人生崭新的一段旅途。大部分研究生新生都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同样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对于这一问题,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思考,但却没有统一答案,而且谁都不敢说可以给出准确答案。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回答这一问题的大前提是弄清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 前些年,我们常常会碰到如下的情况。研究生入学后的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往往几乎用于修课程(课程偏多甚至个别课程的重复设置也许是客观原因)、而不能参与课题研究,每天重复着“寝室-食堂-教室(或图书馆)”这一恒久不变的三点一线式生活。与本科生唯一不同的,也许只有所修大部分课程前面加了一个“高等”之类的形容词而已。而等到正式进入课题研究,则已是入学一年或一年半以后的事了。这样一来,研究生也就几乎成了“本科五年生”甚至“本科六年生”,难以得到真正的科学研究训练,除了多念几年课程外、与本科生并无本质区别,自然达不到研究生培养的真正目标。当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上述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生一进校即投入科学研究已逐渐在大部分课题组形成风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研究生已正确理解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仍然不时有研究生习惯于当“本科五年生”,而迟迟进入不了研究生的角色。 那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儿呢?依我之见,其本质区别应体现在学习目的与方法两方面。首先,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创造知识,即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与听课,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当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识、仍然需要读书与听课;但这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方法,而仅仅是研究的补充或为研究服务的手段。经常有同学说,为了给某项研究打好基础、一定要先修完哪几门课。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一定不能走极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一边研究问题一边补充相关知识。如果你非要等到将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再着手研究某一问题,则恐怕你一辈子都开始不了真正的研究。还有同学会说,对于立志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同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而我毕业后并不打算做研究、而会从事其它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如此。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糊涂的。的确,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更不一定会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他们也许会从政、从商或成为企业家。但你如果能学会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你一定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并积累丰富的营养。原因很简单,无论你做哪方面的学问或研究,其过程不外乎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最应该做或最值得做的课题,然后设计与实施解决有关课题的方案,最后从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中分析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分析出相关物理图象,或进一步建立其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的相关变化规律、物理图象或数学模型,或丰富与加深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之认识,或为相关技术发展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这样看来,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或商业问题的处理,其基本方法其实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需要从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并总结出今后的行动指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疑是今后从事各类工作所需实力的最好基础训练,而该阶段的研究课题无非是进行这一训练的实例而已。 鉴于以上道理,我对研究生新生朋友们有一条始终如一的建议。那就是,千万别当本科五年生,尽快投入研究实践,立刻着手学习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实现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研究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每年多达数十万人,这些人将是未来社会上从事科研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使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打好基础,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研究生应努力培养较高的科研素质 实践证明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探索工作它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首先,它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一些矛盾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正确提出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要养成这样一种从事科研的人所特有的锐利眼光,就必须要培养一种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特别是不能迷信书本,不能迷信权威。科学研究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而问题总是与怀疑、好奇心、思索相伴而生.只有在怀疑、思索过程中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起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那种富于激情和创造性的睿智眼光;其次,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是由科研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曾经经历了上千次的试验失败,最终取得了实验的成功。事实证明任何人在科研工作中都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持久旺盛的创造力,才能坚持到柳暗花明,坚持到最后的成功。科学家所具有的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是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业心;二是来自于平时科学研究中长期艰苦的磨练,它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二、选择一位优秀的导师对于研究生非常重要 俗话说,“明师出高徒”。在科学史上,杰出科学家往往有杰出的导师。根据人才成长的师承效应,研究生选择跟一位优秀的导师学习,往往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使自己的科研能力有质的飞跃。首先,这是因为研究生从优秀导师身上能学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不仅能够从优秀导师身上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抓住那些最核心的重要问题,抓住重要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其次,跟优秀导师学习还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它们往往是在导师日常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学生从导师身上可以学到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可以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而这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今后作为科学研究者能否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取得科研成果。总之,研究生不但能从优秀导师身上继承其学术思想、科学方法及其研究风格,而且能够学到科学的洞察力和科学精神,这对于有志于从事科研的研究生来说,必将受用终生。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是导师和研究生双向互选的制度。而现实情况是,优秀的导师较少,而研究生相对较多。因此,为了寻找一位优秀的导师,研究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再搜集相关优秀导师的介绍资料,然后主动找导师联系沟通卜要敢于毛遂自荐,推荐自己。 三、研究生应努力学习科学选题 研究生在从事科研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为此研究生必须要充分了解课题的种类,选题的原则、方法以及选题的过程从宏观上看,课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但通常是两类,有一类是老问题,这类问题有很多人研究过,讨论过,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这类问题,往往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意见已表达得比较充分这是研究这类问题的有利方面,但是如果想再深入一步,提出新观点是比较困难的。要想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则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新的相关资料,二是要有新的研究方法。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不能贸然地选这类题目;另一类是新问题这类题目的不利条件是很少或者没有前人的成果,资料需要自己去搜寻,但是这类问题比较容易提出新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研究生选题的一般原则是;要牢牢把握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原则。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课题在科学理论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实用性则是指研究课题在社会上是否既需要又实用。选题常用的方法有:(1)针对现实中已经或将要遇到的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选题:(2)针对原有理论与新的实验结果不尽相符的问题进行选题,往往可以得出新理论,取得有意义的新成果;(3)针对新理论的不尽完善之处进行选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发明;(4)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进行选题;(5)选题要从简单和具体入手。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刚开始从事课题研究,搞科技发明,应尽量从简单开始,而作为课题,又必须要从具体细致的东西入手,这样才能树立信心,把课题做好;(6)选题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学好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等综合考虑。选题的过程一般分为二步一是课题调研。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来搜集资料,然后整理分析资料。二是确定题目。按选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利用调研的有关资料,确定课题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常包括:(1)为何选这个课题;(2)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3)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有何新见解、新思路;(4)研究者的课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路是什么;(5)列出参考资料。 四、研究生应学习发明创新理论来指导科研实践 发明和创新设计是有规律的。国际设计理论界对此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汀RIZ)是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的方法学。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就清楚地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这需要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设计理论主要依据设计哲学的研究成果及设计的实践,建立分布的或细化的设计过程模型。按照这种模型,设计者可分步骤地按规定完成设计所需要的所有活动。现有的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系统化设计方法;(2)基于决策的设计方法,(3)基于AI理论的设计方法;(4)公理设计理论;(5)基于科学的设计理论。研究生如果能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上述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则会使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目标更加明确,条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可极大地提高科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快更好地取得科研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13b260fd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