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浸种 作者:周华诚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5年第5期 立夏的第五天。 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 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有点难。我们整个的千人大村,如今只剩了三头还是四头牛。我们这片田畈,距犁田佬的家有些远,足有三里地。只我们家一丘田用牛来耕,他得挑着犁、耙、耖几百斤重的家什,赶着牛,走那么远的路过来,太不合算。 在我印象中,农人肩负犁铧,手执鞭杪,行进在田埂上,是乡间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时至今日,这一景怕是真的要从江南的字典里消失了。水稻种植,要求大田平整,田泥糊烂,还因要保证灌溉,必须使大田中泥面在同一水平面。水田在耕种之前,要进行这样的一番操作。这是一项技术活。“耕——耙——耖(chao)”这样的水田耕作工序,据说是在唐宋时期形成。当时的犁,已很有名,叫“江东犁”。其犁辕短曲,故又叫“曲辕犁”。在五联,我们没有这样精确的称呼,只是一概称作“犁”。我对比了书上的图片,可以确定,犁田佬现在还在用的,仍然是这种“曲辕犁”。这种犁比较轻便,农人握着犁梢,便可以根据土质情况,随时变化犁田的深浅。而且丘陵地区,很多土块都不规整,经常是随着山势溪形回转,奇形怪状,角角落落都有,用这样的犁,便于人和牛的回转。 耕,是第一步。用犁翻耕,土块被翻过来,荒草就被压到泥下了。水田耕翻之后,还需要灌水浸泡,再把田泥耙碎,于是,第二种工具又要出场了:耙。耙是一种带木齿或铁齿的工具,操作时,人就站在耙上,牛拉着耙前进。田泥经过反复的耕耙之后,泥土都已经耙碎,烂成糊糊,这时候还要再进行一道工序,叫做“耖”。能拌匀肥料。 他们聊天。 马岳云告诉我, 一般的工序, 要“ 两去县城的种子公司买回了这季的谷种,叫“Y 两优2 号”。 我上网查了一下,这个“Y 两优2 号”,在2010 年由袁隆平院士作为中国首届杂交水稻大会观摩现场(浏阳永安镇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的首选品种。这是一种杂交的超级稻。很多的技术用语,我都看不懂,只是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这个我看懂了,说明这个品种的产量会不错。 中国的水稻,历史真是悠久。我们都是食稻之民。我记得在一本书上读到说,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经发展到石器时代的顶峰。在湖州钱山漾遗址,发现过很多稻谷遗存,而且是一堆一堆的。今天清晨,父亲把谷种放入桶中,浸水。浸两日夜,再催芽。催芽两日耖,是一种尖齿型的农具,主要是可以把泥面耖平,耖细,也春节期间,我去寻访犁田佬,与犁两耙一耖”。父亲前几日,夜后,可以播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3abcbf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