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之妙”word精品文档3页

时间:2023-03-26 20:07: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异曲同工之妙”

美声唱法,这种传统歌唱学派最早起源于欧洲地中海美丽的半岛国家――意大利。美声唱法科学的演唱技巧所表现的歌唱艺术效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为了探索人声艺术美好的共鸣音色与扩展音域的发声技巧,意大利人经过了长期的歌唱艺术实践终于找到了科学的发声方法。

中国人也经过长期的努力,在戏曲领域获得了成功的经验。让中国人引以为毫的国粹――京剧“铜锤”、“黑头”、“花脸”这些行当中的著艺术家能在高音和超高音区潇洒自如地唱出辉煌、嘹亮、圆润、通畅的“脑后音”,令国内外的观众拍手叫绝。

虽然是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演唱,意大利美声的“关闭”唱法与中国京剧的“脑后音”唱法竟然有着异曲同工的科学巧合!

“脑后音”是京剧“净角”的高音唱法。高音要唱出“高音”、“立音”,要先找到“脑后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找到头腔共鸣。在京剧教学中有这样几句口诀:“勾住眉心、脑后摘音、行于背、贯于顶、丹田提气、两肋虚张、声音倒灌、膛音出刚音、立音”。这几句教学要领与意大利“关闭”唱法教学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句:“勾住眉心”指一张嘴时先想“眉心”,在那儿用鼻音勾住往后拉,即鼻腔共鸣。这与“关闭”唱法中“挂”的说法非常一致:歌唱者在“关闭”高音之前一刹那首先想到眉心共鸣反射的位置,想象音色与字头“挂在前面”。张嘴唱时感觉眉心的后面存在一个大空腔,鼻腔与咽腔连通成一体,为高音的共鸣创造理想的共鸣空间。

1


第二句:“脑后摘音”即唱到高音时要往脑袋后面找劲儿,好像“刚音”和“立音”是从脑袋后面摘出来的。这与“关闭”唱法中“拢”的说法非常一致:在头腔里“拢住声音”,歌唱者可以明显地感到脑袋里有股“扣住”、“罩住”、往后上方提的劲儿。这种“拢”的感觉不仅产生在头腔里,而且在口腔里用u母音“关闭”时柱肌也有向里“靠拢”的感觉,仿佛后颈有一支手将咽管拿住了。于是,后颈在唱高音时形成了一种挺拔的力量。

第三句:“行与背”就是一股力量在后背上行走。而“关闭”唱法要求在全音域最高的两个半音音符处,让声音贴着咽壁向后往鼻咽腔的最顶端集中“捏住后颈、气行于背、声贯于顶、头腔开花”与此方法非常一致。 第四句:“贯于顶”即后背用劲的时候,有股力量从后脖梗往后头顶上“贯”;“关闭”唱法的音越高越往脑后集中,让声音进后面的头腔与此感觉相同。

第五句:“丹田提气”。唱高音的时候,“丹田”气要十足。到了高音“丹田”往上提气小肚子绷劲,高音就唱出来了;“关闭”唱法高音深呼吸支持的对抗力与此感觉相同。

第六句:“两肋虚张”。京剧唱功最讲用气的方法,怎么咽气、怎么换气、怎么偷气。“气口”要掌握好。到了高音,用气绝不能用死劲儿,要“虚”“实”结合。只要唱的时候能找到“两肋虚张”的劲儿这个气就用活了;“关闭”高音用吸着唱的感觉产生“气息下沉”,在胸腔底部向下向外铺开气息,以饱满的状态向外膨胀。高音就是在这种深呼吸稳定支持的感觉中自由地演唱出来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4e0e70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