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方法》 支付在互联网金融开展过程中具有基石性的地位。今年7月18日,央行牵头十部委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安康开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支付给出了明确的界定。阐述了互联网支付两大宗旨:效劳电子商务开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效劳。《指导意见》将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一并纳入了监管。 因此,这次央行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方法》(下称《方法》),是对《指导意见》的照应和贯彻落实。 自xx年5月,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效劳管理方法》,xx年底,为配合该方法的实施,央行紧接着就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效劳管理方法实施细那么》。 这次《指导意见》不到半个月,央行就了《方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一个月内,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高达五十多万条。这一数字,既凸显了第三方支付这个基石重要的地位,同时也透视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关监管部门开始更为广泛的征求意见。经过屡次修经过改,切实改善,并提升了监管弹性和灵活性,《方法》标识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一名研究者,同时也是互联网支付用户的角度,我看到了《方法》兼顾了客户的使用便捷与平安。针对当前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权益保护的缺乏,《方法》加强了客户权益保障的力度,提出了可行的具体措施,可谓切中要害。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于客户过去很容易忽略的一些重要事项,比方很容易将第三方支付账户上的资金余额与银行存款混淆。《方法》明确要求支付机构以显著的方式提示客户:“资金余额不同于客户本人的银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其实质为客户委托支付机构保管,所有权归属于客户的预付价值。该预付价值对应的货币资金虽然属于客户,但不以客户的名义存放在银行”。这一点,过去很多客户并不清楚。所以,在订立合同时要求这些支付机构增加有关条款,并要求支付机构充分提示支付账户余额的本质属性和相关风险。 其次,《方法》要求支付机构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定期公开披露风险事件、客户投诉等信息,这一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增加保障客户的知情权和舆论的监视。不难发现,这些保护客户知情权的措施具有明确的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虽然,加大验证强度短期内会让金融消费者产生不习惯,甚至阵痛,但长远看来利大于弊。网上看到一个案例,家住合肥的金先生因某第三方支付机构pos机审核不严绑定他人账号损失了2万多元的货款而哭晕在厕所,支付机构以“无审核权限”为由拒绝赔付。今后,随着《方法》的出台,消费者即使被把戏翻新的诈骗手法诱骗,操作不慎,其损失金额也不会很大。 如果是由于第三方机构验证审核不严导致,《方法》还规定了“无条件全额承当客户风险损失赔付责任”。如此看来,为了防止像金先生那样“哭晕在厕所”,消费者应该是欢送提高验证强度的。 值得一提的是,《方法》为金融创新留下空间。《方法》中提到的收款客户特点专属设备、五种穿插身份验证方式和三类支付指令验证要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易的便利性、降低了局部客户体验感,但却为技术革新指出了具体的方向,为将来各种创新技术如指纹、人脸识别等在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广泛应用留出了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我国的金融行业也在不断走向成熟,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也将与时俱进,金融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既便捷又平安的金融效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70e849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