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第一课时 一、文本解读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人家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比较、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以比较、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四、教学主问题 (1)作者在山路上看到哪些景物? (2)各种景物在秋日的特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五、教学流程 教学预案 一、问题导入,揭示目标 1.这几天我们一起去北海公园荡舟游玩,又去了青岛旅游,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2.简介杜牧:唐代诗人,与李商隐被后人并称为“小李杜”。 二、自主学习,互动探究 1.学生初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手记 2.检查自读。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3.思考:课题《山行》是什么意思?(在山中小路上行走) 4.学习“径”“霜” 三、点拨释义,展示交流 1.课件出示图画。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质疑,一起交流。 3.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寒山、石径、人家、白云、枫林、霜叶 4. 感知各种景物在秋日的特点。 (1)寒山 看图,说说是怎样的山?为什么称为寒山呢? (深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为寒山。) (2)石径 通向山顶的那条石径又是怎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弯弯曲曲、绵延向上) (3)白云、人家 顺着石径抬头仰望,看到了什么? (悠悠白云缭绕,云雾间隐约有几户人家,似是神仙在人间。) 白云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变化多端,具有动态之美) 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山的高峻,石径的曲折。) 想象: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的出现了几户人居住的小屋,是一幅多么迷人的景象。诗人上山是为了寻访山上人家吗? (4)枫林 刚才我们观赏了深秋山上萧瑟的秋景,此时我们又来到了枫树林,看到了一幅怎样的迷人景象呢?结合图,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枫叶在夕照下更是红得热烈,红得醉人。) 这时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惊喜) 诗人又是怎么做的呢?(弃车而行,融入这无尽的火红) 什么原因使他这样做呢?(爱) (5)霜叶 走在这样的枫树林中,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为什么这枫叶越近深秋,越是这般绚丽?越是秋霜洗礼,越是更显妖娆姿态? (枫叶比二月花更具生命力,不怕风霜,不畏严寒。) 指导学生朗读后两句诗(读出枫叶的火红,作者感情的热烈。) 5.诗人在枫林间徜徉,似乎觉得来到了那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春天,不由得心潮澎湃,爱煞了眼前的枫叶。 6.你能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7总结全诗,诵诗句背诗文。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四、练习反馈,总结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f285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