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的由来

时间:2022-09-08 20:01: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拜之交的由来

八拜之交是如何由来的?



“八拜之交”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但具体所指和出处说法又各不相同。有说是双方为了表示结交,以互拜四次为标志,双方互拜四次共八次,称“八拜之交”;有说是“八拜”就成了致“最敬礼”的礼节,也成了有世代交情的两家子弟见两家长辈的礼节;也有说是“八种交情”,即“伯牙子期知音之交”、“廉颇相如刎颈之交”、“陈重雷义胶漆之交”、“元伯巨卿鸡黍之交”、“角哀伯桃舍命之交”、“桃园结义生死之交”、“管仲叔牙知我之交”“孔融祢衡忘年之交”。但人们大多认同最后一种说法。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伯牙鼓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能想到。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出自《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凭借聪明才智多次立下功劳,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大将军廉颇很是不服气,想法设法为难蔺相如,但蔺相如总是躲避忍让,蔺相如的门客们很都愤愤不平,蔺相如说:“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故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陈重字景公,是豫章宜春人。自幼与同郡人雷义为友。雷义字仲公,是豫章鄱阳人。两人同师学习《鲁诗》《颜氏春秋》。当地太守推举陈重为孝廉。陈重请求把功名让给雷义。陈重先后向太守申请了十几次,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二年雷义也当上了孝廉才罢休。后来陈重与雷义都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代替同时做官的一个人受罪,被罢官离去。陈重见雷义离去,自己也紧跟着以有病为由辞官回了家。回家后,刺史举雷义为茂才。雷义想把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同意。雷义就披头散髪假装疯癫不接受举荐。因为陈重雷义二人做官要一起做,官阶要保持同阶。可以说是官阶求同等,形影不相离。所以他们的同乡


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言外之意就是胶漆粘在一起自认为是很坚固的,可是陈重与雷义的结交比胶漆粘在一起还坚固。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故事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说的是: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故事源于《烈士传》。羊角哀与左伯桃两人一起到楚国求官。行至梁山,遇大风雪。可是梁山离楚国还有很长一段路程。两人计算了一下共有的干粮和衣物,这些干粮和衣物只能勉强够一人走到楚国的。如果两个人去,就会死在中途。在此种情况下,左伯桃就脱掉了自己所有的衣服对角哀说:“我比你年长,身体又没有你好。与其再走下去两人都死,不如我一人死,保全你能赶到楚国。”角哀坚决不允,提出:“要不我死,要不两人一起走。到了前面也许会有万全的办法”。说着就让伯桃穿上衣服继续赶路。两人坚持争论了很久,伯桃始终不穿衣服。无奈天寒地冻,老天爷终于夺去了伯桃的性命。角哀悲痛欲绝。但事已至此,回天无力,只好把伯桃暂时安置在枯树洞中,挥泪赶路。上述这一情节,即是“舍命之交”的“伯桃为角哀舍命”。

角哀离开伯桃后颠颠簸簸终于赶到了楚国,通过应试做了上大夫。角哀做官后立即向楚王报告了自己要去安葬伯桃的事。楚王听了也十分感动,命令礼仪官厚葬伯桃。将伯桃厚葬之后不久,忽然有一天伯桃来给角哀托梦,说:“葬仪办得十全十美。只是坟地离荆轲墓太近。荆轲活着时,因刺秦王失手被杀。高渐离把他的尸体埋在了这里。他的神灵极其威猛,每夜都持剑来骂我说:‘你是冻饿而死的人,怎敢把坟建在我的上风,夺我的风水?如不迁移到别处,我就掘墓取尸,把你扔到野外。’我有了这样的灾难特来告诉贤弟,望把我改葬他处,以免惹祸。”角哀想再问,一阵风起,忽然不见了伯桃。角哀梦醒之后,赶紧就去问伯桃墓附近的乡里人。证实伯桃墓确临近荆轲墓。角哀于是备大礼,前往荆轲墓祭拜。向荆轲表示把伯桃墓安置在荆轲墓上风,实是缺乏调查研究,乃无心之失。墓已建成,无法毁墓他迁,望荆轲原谅。祭拜之后,伯桃再来托梦,言荆轲不原谅,仍要拆坟抛尸,并说人间的力量远比阴间的力量小得多。在人间用祭拜的方式无济于事。角哀梦醒之后找荆轲墓附近的乡里人讨论:能否迁移荆轲墓?乡里人不允。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角哀自刎于伯桃墓前。目的是到阴间去拯救伯桃,与伯桃一起去与荆轲抗争。这一情节中的“角哀自刎”即为“舍命之交”中的“角哀为伯桃舍命”。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出自《三国演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因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祗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人称“生死之交”。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故事出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说:‘从前我穷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钱的时候,自己多分给自己。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很贫穷。我曾经替鲍叔牙谋事,而鲍叔牙反而更加穷困。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机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出仕,三次被君主罢斥。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时运不好。我曾经三次带兵打仗,三次战败退回。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胆怯,因为他知道我家中有老母。公子纠与小白争君位失败。因为我和召忽一同保公子纠,召忽自杀,而我则没死忍辱被囚。对我没自杀,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无耻,因为他知道我不羞小节,而以功名没显扬天下为耻。生我的人是我的父母,了解我的人却是鲍叔牙先生啊!’)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喜为学,涉猎广泛,博览群书。献帝时,拜将作大匠,和曹操同事。因刚直不阿得罪曹操,曹操上书构陷孔融说:祢衡称赞孔融是“孔子没有死”,孔融应答说自己是“颜回复生”。这是二人交往的侧面资料。《后汉书·祢衡传》中也有相同的记载:“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爱其才。”“(祢)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忘年之交”还有一说,即“范云何逊之交”。据《南史·何逊传》:“(逊)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范云为广州刺史,颇有地位。因爱何逊之才,与这样一个年龄地位和自己相差甚远的秀才结交为挚友,实属难能可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29172b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