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进什么若什么意思是什么 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若即若离 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若隐若现 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若离若即 〖解释〗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若明若昧 〖解释〗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若隐若显 〖解释〗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有若无 〖解释〗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共有10条符合条件: 倍道而进 (bèi dào ér jìn) 解释: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出处: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鼓噪而进 (gǔ zào ér jìn) 解释:鼓:敲鼓;噪:高声叫喊。敲鼓呐喊,大张声势地向前进。 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 示例:《洪秀全演义》第33回:“三军一齐奋勇~。” 兼程而进 (jiān chéng ér jìn) 解释:兼:两倍的。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贾琏这番进京,若按站走时,本该出月到家,因听见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在路无分昼夜,~。” 见可而进 (jiàn kě ér jìn) 解释: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示例: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示例: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理有变通,情无拘执。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wén gǔ ér jìn,wén jīn ér tuì) 解释:作战时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后退。指军队服从命令,行动一致。 膝行而进 (xī xíng ér jìn) 解释: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处:《庄子·在宥》:“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 示例:司马懿升帐,聚众将立于两边。演~,跪于帐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 循次而进 (xún cì ér jìn) 解释: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失万一于甲科。” 鱼贯而进 (yú guàn ér jìn) 解释:象游鱼头尾相接一样。形容连续行进。 出处:《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6b0317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