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迪厄对文学艺术的“祛魅”——以“审美趣味”(taste)和“文化生产者”(producer)为例 李诗男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4)009 【摘 要】布尔迪厄从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学研究出发,对传统文学艺术进行了一次“祛魅”.他打破了康德的普遍性的审美幻像,展示了“审美趣味”(taste)的历史生成特征和“社会区隔”的功能,引入“习性”概念,阐明了“合法性趣味”(legitimate aesthetics)与“纯粹审美趣味”(pure taste)的真实涵义,完成了对康德式“审美趣味”的颠覆.通过对文学艺术场的阐释,他打破了对于传统“创作者”的迷信,将艺术家还原为只是场中从事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者.在他的“纯粹凝视”(pure gaze)观念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文学自律性这个问题上带有某种程度的反思性与批判性的回归. 【总页数】5页(P59-63) 【作 者】李诗男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从趣味判断到趣味区隔——以布尔迪厄社会学美学反观康德的先验美学思想 [J], 苏盈盈; 2.大众媒介时代的祛魅话语——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大众媒介 [J], 史文利;李华 3.审美趣味的演绎与变迁——兼论布尔迪厄对康德美学的反思与超越 [J], 翁冰莹 4.纯粹美学祛魅与文化政治诉求: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美学探析 [J], 张良丛 5.文化区隔与趣味判断: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及其美学批判 [J], 段吉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dff398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