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社会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唐代的社会环境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唐代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同时也见证了封建社会的由转衰。而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蓬勃发展,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恰恰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一、文化向更大的社会层面普及 进入隋唐以后,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逐渐取代贵族文人成为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主力,而且社 会的稳定和物质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社会大众有更多的经历来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再加上教育的普及,私学之风益盛,规模日益扩大,于是出现了 “ 奉劝有男需入学,莫推言到我家贫······ 纵然未得一官职,笔下方圆养二亲” 的思想,由此可见入学接受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大众的普遍行为。同时士大夫所创造的高级、精致的文化逐渐被下层群众接受,并创造出带有浓重民间色彩的“ 俗文化” 。两种文化的互动促使唐代文化向更广大的社会层面普及,成为唐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文化向更大的社会层面扩大的过程中,庶族知识分子是其中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隋唐以来,科举制度逐步确立、私学之风兴盛,广大平民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他们凭借自身的从政才能和文才不次迁擢将相。武则天不拘一格从下层社会大举选拔人才,更成为庶族百姓踏入仕途的重要契机。这样自魏晋以来的门阀世族逐渐被庶族、商侣等代替,而庶族阶层地位的迅速上升为文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唐代文化不断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 新兴的庶族地主中的很多人出身贫微,或者有过艰难的奋斗经历,他们更了解民间的疾苦和社会矛盾所在。许多政治上不得意或者主动放弃仕途的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底层授业解惑,宣传儒家讲求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规范,担负起教化百姓的重担。他们为文化向社会底层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私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文化向更大的社会层面的扩大。唐朝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官学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子监总管六学,地方上也设地方官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封建统治培养人才。私学之风的兴盛,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使得民众教育更向一般的文化侧重,比如唐朝自建朝以来就颁布命令天下家藏《孝经》、《论语》各一册,普令勤读学习。这种自上而下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 向更广大的社会阶层普及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二、诗歌的全面繁荣 首先唐朝宽松的政治环境对诗歌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唐朝历代雄主所实行的都是儒、释、道并存,并且广开言路,推行以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诗兴盛繁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并且,在唐代帝王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强大的号召力以及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唐诗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积极的促进作用: 皇帝的身体力行对唐诗创作的导向作用,举办应制诗会活动对唐诗创作的推动作用,看重诗人礼贤下士对唐诗创作的鼓舞作用。 其次,唐朝迅猛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历史上,唐代可谓是天朝大国时代,大唐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也正因为有如此繁荣的经济,发展唐朝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才有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试想,如果人民吃不饱 肚子,脑袋还随时面临搬家的危险,恐怕也不是大发诗性的好时机。而唐代国富民强,前有太宗贞观,后有玄宗开元,社会几乎达到了上古大同的地步,在这样国泰民安的时代,唐朝的诗赋也算是真正找到了能让其茁壮发展的肥沃土壤。但是经济也并不是唐诗发展的绝对因素。在唐朝后期不是那么稳定的时代,经历安史之乱后,经济不如以往繁盛,但是唐诗却进一步地繁荣至致了。这说明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不起到绝对的作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另外文化的变迁、诗歌本身的历史进化也是唐诗兴盛不可或却的条件之一。唐朝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是唐朝上至宫廷秘闻,下至生活百景无一不可入诗,内容也比前朝丰富百倍,格律更加成熟完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多种诗体共 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文化背景,才给唐诗带来了绚丽多彩的发挥天地。二是唐代诗人不仅限于王侯将相,清代编撰的《全唐诗》,作者除文人和帝王将相以外, 更有“市井小民,贩夫走卒、和尚尼姑,娈童妓女,渔民樵夫,神棍艺人,甚至乞公丐婆”。再加上唐朝是一个思想十分自由开放的社会,给唐代文学的空前发达繁 荣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唐诗的蓬勃发展是绝对可以理解而且是必然趋势的表现。 诗歌的历史进化还得从周初说起。周初萌芽产生了 四言诗,而四言诗的兴盛却在西周与东周之际,衰败在秦汉。东汉造就了五言古诗,却在魏晋南北朝繁荣兴盛起来。然七言古诗以及律绝的新体诗,在六朝时代才开 始形成,到了唐朝时代,随着经济、政治、科兴制度等环境的转变,诗作者们正好在这时候大显身手,完成了诗歌本身尚未完成的生命。而在当时,辞赋一体久已僵 化,新的文体尚未产生,这给文人的创作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全部集中精力于诗歌,因此,造成唐朝诗歌的光华灿烂成就。当然相对贫乏的历史积累给唐朝诗歌的 君临天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唐诗之前虽有诗经楚歌,陈宫梁体,但并无任何需要仰视的高峰。能白纸为画,随心所欲,自然挥洒自如在唐朝更是毫无顾忌。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唐朝的对外开放,特别是注重文化交流。国家统一,经济的发达,交通便利等因素出现了中外文化,南北文化交融的局面。唐代与各民族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中外文化交流比过去也更为活跃。在一些唐诗的描写中,那些异域、富有民族气息的元素便成了其创作的必不可少的素材,各种艺术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南北文化的交流则表现在南方细腻的文风与北方粗犷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多彩的风格和众多的流派。文化的交流,从更深一层来看,是整个唐代文学史上的精华与外在物体的完美碰撞。 三、开放的社会环境对多种艺术发展的影响 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发展到唐朝达到第二个极盛时代。唐朝的书法成就和唐诗一样,异常光辉夺目。大书法艺术家之多。大书法理论家之多,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并且还开创了有唐一代新风。那为什么唐朝在书法艺术上可以做到这样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到顶峰。唐朝这时“武功文治”,政治开明,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的顶点。正是由于唐朝经济的发展,大大超越了前代的水平。现加上最高封建统治者皇帝的提倡、重视,从而使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推向新的水平。其次,书法教育被定为制度并作为政府选拔官员的“四才”标准之一也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唐朝科举的六个科目中,书法为其一科,名叫“明书”。中央政府选拔官员,以“四才”为标准,其中“三曰书,楷法遒美”。唐朝政府还为书法家设立专门的官职。在皇帝身边的有“侍书学士”,唐朝的书法大师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都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最后,由于帝王后妃文臣武将爱好书法并且也在书法上有很大成就,并且唐朝许多作家、诗人、妇女和僧道都是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带动了整个社会对于书法的崇尚之风。 绘画 唐代的美术随着当时社会和一般文化的发展 在继承中国古代美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又有很大的发展,在唐代所创造出的艺术有着更加明确的主题与完美的形象,同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更加的有力。从这一点来看在中国封建时期的美术发展上唐代美术的发展可谓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 也是当时世界美术发展的高峰至今对中外美术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唐朝绘画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有关系的。文化方面,当时唐朝和外族的发展比较密切,文化交流也比较多,所以画家在吸收前人和外族的文化下,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得他们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技巧更加的丰富,而且创作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思想政策方面,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发展时期,人们是充满着自信的,并且当时的国策是采取开放、自由的政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精神面貌也在提升。这是唐朝美术在绘画上追求自由、清新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经济方面唐朝时期,画家们在国力强盛的情况下,利用地大物博的优势,走南闯北,因此他们所创造的画作也是十分的注重神韵和气韵。 音乐 唐朝是我国封建时期的巅峰,经济文化繁荣,军事实力强盛。万邦来朝,四夷向往。因此唐代统治者在政治上有充分的自信心。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宗教、文化、艺术方面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对于外域东西方各国的音乐文化和国内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都加以广泛的吸收和发扬。国内各地和中外各国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作为唐代国都的长安,则成为音乐变化交流的集中地。唐代有十部乐,其中很多是来自西域和少数民族的音乐。西域乐器也大量东传,如琵琶,箜篌等。这种中外音乐文化大交流的局面极大促进了唐代音乐的发展。 另外,唐代最高统治者如唐玄宗等,本人对音乐非常爱好和大力提倡,必然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对音乐的重视、学习和钻研。当时以汉族音乐“清乐”为主的各族音乐,吸收了外来音乐的有益成分,有了新的发展。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机构,如宫廷音乐机构太常寺和各级教坊,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唐玄宗的“梨园”了。在这些机构中,集中了数以千计的“官奴婢”、“宫户”等音乐奴隶,并以无偿摇役的形式,征调各地的艺人“音声人”到各级音乐机构中服役。由于这些民间音乐家辛勤的创造性劳动,使唐代歌舞大曲为主体的宫廷燕乐得到高度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c90d34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