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保健学知识点整理(一) 1.休克 (1)急救:安静休息;止血,止痛;保暖和防暑;饮水和吸氧;针刺穴位;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临床表现:休克前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多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体温和血压正常或稍高。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全身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血压下降。 2.运动员贫血 (1)处理:饮食疗法;合理安排运动量;药物治疗。(2)预防:运动员应服用营养平衡的膳食;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血清血蛋白,早发现早预防。特别是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初期,耐力运动员,女青年运动员应定期检查。);适当加强运动员贫血易感人群的全面营养。 3.过度紧张 (1)处理:出现运动紧张均应中止运动,病情较轻者让其平躺,注意保暖,进易消化食物;发生急性胃肠道综合症者,尤其发生胃出血后应休息观察,进流质,半流质食物或软饮食,必要时可用止血药。(2)预防:运动前先做身体检查;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运动前或比赛时的义务监督;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4.开放性软骨组织与闭合性软骨组织的划分依据:根据损伤后的皮肤,粘膜与外界是否相通。 开放性软骨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止血,处理伤口,预防感染。 闭合性软骨组织损伤的特点: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有出血,不易感染。 闭合性软骨组织损伤的急救原则:固定,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 5.体育课 (1)健康分组的依据:年龄与性别;健康状况;发育状况;功能状况;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2)组别:基本组:是由健康,发育良好,功能正常或发育与健康状况虽有轻微异常,但功能检查结果良好,具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人组成。准备组:是由身体发育与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功能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组成。医疗体育组:是由发育与健康状况有明显异常伤病初愈和体质较弱的学生组成。 6.闭合性软骨组织损伤病理过程(急性损伤):一.早期:(1)指伤后24——48小时内;(2)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撕裂或断裂后出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反应性炎症。(3)临床表现:损伤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4)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5)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并高抬伤肢。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多种并用。二.中期:(1)指损伤发生24——48小时以后。(2)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的主要特点:是内芽组织已经形成,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消除,组织正在修复。(3)临床表现: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4)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消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5)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淤。热敷和按摩在此期间的治疗中极为重要。三.晚期:(1)病理变化:损伤组织基本修复,但有可能有瘢痕和粘连形成;(2)临床表现:肿胀和疼痛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修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和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涌动功能受限等(3)处理原则:恢复和增加肌肉,关节的功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设法软化和分离,以促进功能的恢复(4)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7.运动损伤 (1)潜在的原因:运动项目及其战术动作对人体的特殊要求;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除自身某些基本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2)致伤的条件:运动技术错误.不正确,不合理,违反了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规律而导致运动损伤(急性损伤)的发生;人体某个部位局部运动的负荷长期过重,超出了该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局部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而致损伤(慢性损伤)。(3)物理疗法:一.冷冻疗法;冷敷法;蒸发冷冻法。二.温热疗法:热敷法;石蜡疗法;红外线疗法;漩涡浴;转换热;微波治疗机;超声波治疗机。(4)常见不同运动项目的损伤规律:体操(竞技体操)易伤腰,肩,膝和腕部。田径:投掷项目:易伤肩,肘和腰部;铁饼运动员易伤膝;短跑和跨栏时发生股后肌群拉伤;中长跑运动员易发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和膝外侧疼痛征侯群等。球类:篮球运动员易损膝,踝关节和手指:足球运动员易伤踝,大腿,膝部,头颈部;排球:易伤肩,指,膝和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fbe93a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