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好书 静品书香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实现了一根网线联世界,方寸荧屏通四海的梦想。而电子书的问世,进一步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使阅读变得更为简单、快捷。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人们在喧嚣尘世中疲于奔波,静心阅读对大多数人而言已成为一种奢望。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偶有闲暇时光,也被电脑游戏及刀光剑影、家长里短的电视剧占据。即使是偶尔的阅读,也是为应付考试、为评职称、为娱乐消遣、甚至是为了睡觉催眠。读书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知不觉书与我们已渐行渐远。 为唤起人们读书的乐趣,使图书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和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辞世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至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2021年曾有资料对各国家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色列是世界上个人阅读量最多的国家,人均年阅读量为60本,其次是日本人均40本,法国人均20本,韩国人均11本,而中国人年均阅读量仅为4.35本。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这是一个令人尴尬而忧虑的调查结果。为改变这一现状,推广普及全民阅读,2021年7月,国务院在《国家基本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阅读的要求,全民阅读第一次写进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2021年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回首葱茏的青春岁月,在那些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能阅读课外书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而又快乐的事情啊!即便偶尔借阅到一本连环画小人书,也会为之兴奋好几天。打开记忆之门,发现从小学到初中那最适合阅读的黄金时期,自己阅读的记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能阅读并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曾是少年时期自己最大的心愿。而这一愿望直到1992年在离家上学期间才得以实现。 直到今天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个晴朗夏日的午后,在书店见到《平凡的世界》时的那份惊喜。此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收音机中播出过。我也1 正是通过收音机知道了这部小说。小说以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陕北农民孙玉厚一家生活变迁为背景,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为主线,讲述了黄土高原的一群不堪忍受生活苦难的人们,自强不息与苦难拼搏的故事。整部小说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主旋律,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己也是小说中从那个年代的同龄人,因此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兰香他们普通的就如自己的乡邻,但他们身上善良纯朴的品质、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亲情、与贫困生活拼搏奋斗的精神、纯洁无瑕的爱情深深地震撼并激励、感动着我,曾无次数使我热泪盈眶。能亲自读一遍《平凡的世界》便成了心中一个长久的夙愿。在见到书的那一刹那,心中那种急不可待捧书阅读的喜悦之情,至今仍能感觉到。权衡再三,最终咬牙花了二十一元将全套三本买下。虽然这几乎是当时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但能拥有自己向往多时的书,这份满足感又岂是一个月没有零用所能相比的? 贪婪的我废寝忘食地仅用两天就一口气将书读完,犹如享用了一次饕餮盛宴,那种痛快淋漓、荡气回肠的快乐和满足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财富为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不要怕苦难,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会使我们坚强、无畏孙少平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的这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小说中的人物有类似之处?或许追根溯源我的根也属于黄土高原?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孙少平的这番话在我那年轻而敏感的心中引起高度共鸣,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数次在心中诵读,它激励着我能够正确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在涉世之初能与《平凡的世界》这样的好书的相识、结缘,是我的幸运。时至今日,这套书仍然珍藏在我的书柜中,已记不清读过多少遍,每遍似乎都有不同的感受。但那种老友重逢的温暖与感动,催人奋进的励志激情却始终未变。 数学家王梓坤说读好书是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是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是一张迈进科学殿堂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通过读书将会无形中产生改造自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动力那一本本充满智慧的好书,似火种温暖我们的心灵,似灯塔照亮我们的前行的方向,似清风吹散我们心灵的尘埃,为我们打开一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12bc1e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