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字的演变 自甲骨文中开始就有了畜牛的“牛”字,这是发现最早的文字记载。《礼记》中说:“中央土、食稷与牛”。牛进入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了。 为了使牛免遭风雨、冰雪严寒之袭,在畜牧过程中首先为牛建造了“牢”;在水草旺盛的夏秋季放牧于野,甲骨文作手执鞭子牧牛之状,又有了“牧”字。 “牛”的象形字则是个牛头的模样,弯弯的牛角特别显眼,在后来的演变中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另外,用牛作偏旁的字也很多,我们最熟悉的“犁”就是一个。肯定的说,是先有了牛才创造了“犁”字的。 还有“牦牛”、“牯”、“犊”、“犀”、“犋”等字指不同种类的牛。牛角称为“犄”,死不悔改的牛性谓之“牾”,脾气倔如牛的称“犟”,“牺牲”古意为以牛充当的祭品。还有如“牡”、“物”、“特”、“牿”等,也都是与牛沾亲带故的本家。 成语和俗语中,带“牛”字的也枚不胜举。如初生牛犊不怕虎、牛刀小试、牛肥马壮、气壮如牛、对牛弹琴、杀鸡焉用牛刀、疱丁解牛……大材小用为“牛刀小试”或“杀鸡焉用牛刀”;牛目、牛嘴、牛肛、牛脚”则形容人体某些部位粗大不雅;骂人声音粗野而难听为“牛声马哮”或“牛声马调”;说宁在小地方做首领,也不在大地方做部下为“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又有“归马放牛”比喻战事结束,士兵解甲归田永息兵弋。“九牛一毛”言极多数中的一小部分。“九牛一虎”形容极大的力量。“土牛林木马”比喻有形而无实质。“骑牛找牛”比喻忘其本而有他求之意。“吴牛喘月”形容过分的惧怕。“老牛推车”讥人力尽无能……带牛的成语,可谓“汗牛充栋”矣。 这里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公牛“阿匹斯”是埃及神,所以腓尼基人将α(牛头,象征公牛)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字母。后来,拉丁人又作了一次革新,将a竖立起来而写作A。于是,它就成为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第一个字母。所以,每当人民写下一个字母“a”时,其实是画了一个牛头…… 哎,怪不得英语总是不及格的侄儿,写起a来却总是那么飘逸潇洒,清丽脱俗啊,我总算是找到原因了:侄儿属牛,自画像嘛,总得要用心点是不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42cde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