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审美赏析(再析初稿)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审美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她南渡以后写的名篇之一。从词意看,应该是作于赵明诚死后,因为整篇都在写自己的愁怀。全词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起头三句写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用七组叠字组成,是很有审美意义的,而且提升词作的意境。首先,“寻寻觅觅”四字,很好地反映了词人如今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好似在寻找什么。其实,这样却表现了词人处于孤寂、空虚的环境中,心中的悲愁无可排遣,情感无可寄托。接着写道的“冷冷清清”,除了环境的寒冷,更主要是因为“寻寻觅觅”而不可得,感到心中只有空虚,以及无奈,心中凄凉感油然而生。接着写道“凄凄惨惨戚戚”。这里,我们可以说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了。我们对此还原成常规语言格式,就是“凄惨、忧愁、悲伤”的。词人通过叠词,凄清而悲凉的氛围自然而出,这样也就强化了内心的生活的凄惨和内心的凄戚。为此,我们可以说,词人这三句十四字,由浅入深,由外到内,文情并茂,不但营造了生活凄凉氛围,也表现出词人心中的愁苦与悲凉。 接着写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是说天气忽冷忽暖。“将息”即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按理说,这里应该承接上面写心情而来,开始词人却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这样,就为后面排解苦闷方式做了铺垫,为推进表现愁苦而奠定了基础。词人写道:“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意思是说,饮了几杯薄酒,可是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其实,这里的深层意义就是告诉我们,本来自己想借酒浇愁,可是愁仍然难以排解。“怎敌他:即对付,抵挡。这实际上就是对“凄凄惨惨戚戚”心境的具体化,也可以说,看似写自然环境,实则说表现的是词人忧愁悲凉心境的延伸与推进。 接着写道:“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正在伤心落泪,心里凄楚悲凉时,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面对如此景象,触景生情,也许词人想到自己漂泊流浪,恰是这秋雁由北而南与自己由北而南避难相同,于是产生了似乎是“旧时相识”的失望之感。词人在《一剪梅》中的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念奴娇》中写道:“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可以说,这里,词人对大雁都是寄予着满心的希望,而不是在“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所表现出来的伤心与无望。 过片承上片而来,在见到大雁后,视觉转换,从天到地,写了满地的残花。词人写道:“满地黄花堆积。”也就是说,眼前地上菊花堆积起来了,当然,词人借此暗示了“深秋时节”,与“乍暖还寒”的自然环境照应。然而,我们也要明白,词人写物绝对不是客观的表现,而是要渗透主观情意的。所以,词人接着写道:“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谁堪摘”也就是说有谁能与我共摘。“谁”即何,什么。也就是说,(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已经是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这里,词人写花的憔悴,实则暗示了自己的憔悴,可以说,是身心都憔悴了。“有谁堪摘”也就暗示了如今难逃避难,丈夫去世而自己处在孤苦伶仃之中。 词人写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生”即怎样,如何。这里就是说,面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8afa53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