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 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想起这几句诗句就想起了这几句诗句便想起了天 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 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 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 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 名的名胜景点。 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 “游必于是, 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 (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 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 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 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 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 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 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 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 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 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四方匾额 东方“楚天极目”、“帘卷乾坤”;南方“南维高拱”、“势连衡岳”;西 方“黄鹤楼”、“气吞云梦”;北方“北斗平临”、“云横九派”。 “黄鹤楼”(楼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老人所写。 “楚天极目”(楼东)这四个字是取自与毛泽东词作“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 楚1 天舒”寓意是登上黄鹤楼祖国的大好国土尽在面前目今。 “北斗平临”(楼北)武汉陶述曾书,北斗即北斗星,因其星座在北方,形 状如斗寓意为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北斗,顿觉兴味怡然,北斗星与自己一样高, 一样平,形容楼之高。 “南维高拱”(楼南)武汉李尔重书,南维:指南边星宿;高拱:高高在上, 平安稳坐的意思寓意为黄鹤楼面临南边群星绚烂, 高高在上,犹如磐石一样稳定。 “帘卷乾坤”(一楼东)北京方颜书,乾坤古代指天地,阴阳的两对立个面今 指宇宙这里寓意为黄鹤楼以外辽阔的大自然,全被卷入眼帘。 《云横九派》(一楼北)武汉邓少峰书,九派指长江很多支流收集入海古有 “江分九派”之说法“云横九派”取自毛泽东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描摹长 江支流收集汉江云水迷茫,烟波众多的磅礴气魄。 “势连衡岳”(一楼南)黄鹤楼高标,气魄宏伟,宛如与千里之外的南岳趁 热打铁,组成一幅“拔地向天,耸翠如屏”的气魄。 “气吞云梦”(一楼西)北京赵朴初书,由唐代墨客孟浩然诗句“气吞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演变而来,极言黄鹤楼气魄之盛。 黄鹤楼就像是人间仙境一样,因此也变成了中国5A景区也是旅游景点的 重点旅游区。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52a5f9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