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三科院感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为:(A ) A 法定代表人 B 主管院长 C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 D 临床科主任医院 2、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 ) A 2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3、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D )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 )传染病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未分类 5、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 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 D 母婴传播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8月28日 C 1989年09月1日 D 1989年2月21日 7、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D )。 A 预防为主 B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 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以上三项对 8、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 D )。 A 处罚措施 B 强制措施 C 行政拘留 D 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9、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 B ) A 甲类传染病 B 乙类传染病 C 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D 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10、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B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 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 隔离、消毒 B 预检、分诊 C 分类、隔离 D 定点、隔离、 11、以下(C )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 煮沸 B 高压蒸气 C 优氯净 D 紫外线 12、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B): A 冠状病毒 B 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 C 猪链球菌 D 一种甲型H1N1病毒 13、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 A ) A 专用车 B 救护车 C 面包车 D 大卡车 14、关于处理高危物品和中危物品朊毒灭活方法正确的有(D) A 134℃~138℃ 8min B 134℃~138℃ 18min C 134℃~138℃ 38min D 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h,再121℃ 60min 1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药物可以预防吗?( C ) A.有特效药 B.有疫苗 C.暂时没有 16、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D ) A.与病例共同居住 B.与病例共同学习 C.与病例共同工作 D.与病例共同居住一个区县 17、从一般规律来看,不管在30度还是比较低的冬天的气温里,新型冠状病毒都会慢慢( A ),所以消毒比提升室温 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 请选择: A.失去活性 B.死亡 C.增加活性 18、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当手部有可见脏污,应当如何如理( C ) A.不爱洗手 B.纸巾毛巾擦拭 C.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D.佩戴手套 19、下列情況不属于密切接触者: ( B ) A.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的人员 B.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 C.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D.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20、预计接触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应佩戴( B ),必要时需 佩戴两层。 A.耐酸碱手套 B.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C.石棉手套 D.绝缘手套 2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A )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22、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 A )传 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23、新冠病毒感染饮食营养专家建议: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C )ml。 A.500 B.1000 C.1500 D.2000 2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 行。这类情形属于(A )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一 B.二 C.三 D.四 二、多项选择 1、医院发现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E )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D 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E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CDE ) A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B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E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医院发生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BDE) A 10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C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D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E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 A 鼠疫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霍乱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BC ) A 医源性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 母婴垂直传播 D 经媒介生物传播 E 一般接触传播 6、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要按照 的“( ABCD )”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 A.集中患者 B.集中专家 C.集中资源 D.集中救治 7、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是谣言,原因是什么?(ABC ) A.吸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 B.吸烟时,手反复触碰口鼻,病毒反而可能因此进入身体 C.吸烟时不能带口罩,会因此降低对自己的保护 8、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ABC ),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 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A.发热 B.乏力 C.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 9、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10、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 ABCDE ) A 年龄 B 性别 C 科室 D 感染日期 E 感染部位 11、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CD )。 A 传染源 B 自然环境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E 社会环境 12、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BCD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 早发现 B 早报告 C 早隔离 D 早治疗 E 早转运 三、判断题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2、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3、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或主管院长均为第一责任人。(×) 4、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6、新冠病毒感染饮食营养专家建议: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适量加量。这种说法正确吗(√ ) 7、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8、通过吸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 9、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 10、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 11、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12、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 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说法正确吗? ( √) 四、简答题 1、简述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主要内容。 答:医院感染暴发上报信息主要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2、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答: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e64de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