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期末试卷A试题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 答: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观察常常是因为好奇而引起的,没有预先设定的目的。而且由于日常观察是随意发生的,所以也没有计划,因此可能只注意到了现象或行为的某个方面,或某些片断,而错过了另一些互有联系的现象、行为或片断;或者所观察到的事实只是偶发事件或是在特殊背景下的行为,不能代表被观察者的典型状况。尽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我们能够收集到大量的现象和信息,丰富我们的经验储备,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并不能说明问题。 因此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是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严格记录,有一定控制的观察。 有目的:对某次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获取的资料,由预先明确的决定,并对所要观察的问题或变量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观察目的明确,不仅要明确提出问题,而且要求详细规定所要观察的具体行为。 计划性:对观察活动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计划、安排和准备。这些计划安排可以是观察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增强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严格的记录:记录时,应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这些欣慰的主观揭示与评价严格地区分开来。在正式的观察研究中,一般要求预先制定好系统的记录表格和详细的行为分类规则及符号系统,以便在观察时可以迅速、准确地记录所要研究的行为,并使得多个观察着同时观察时,可以有统一的记录标准与方式。 有一定的控制:区别于随意的观察。观察过程与观察的目的相符,能针对目的进行观察,确保观察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靠性。 2.论述行为主义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答:主要观点: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结果;习惯是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强调练习的作用;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分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适用范围:解释儿童新行为包括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举例:观察者发现蒙蒙在娃娃家有撕拉玩偶的现象,通过对其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他在看动画片中接触到了一些暴力行为;蒙蒙在看动画片中学到了不良行为。 启示:现在的家长们往往很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身高体重、有无疾病等等,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健康。其实孩子的日常行为也应该是家长关注的重点,要是出现了行为问题的话,对于孩子的未来也有很不利的影响。 1、偏食、挑食和厌食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行为问题,这通常都是家长溺爱、纵容的结果,有些家长缺乏喂养知识,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偏食、挑食。这会让孩子营养不均衡,甚至会营养不良。而长期的偏食、挑食,还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导致身材矮、贫血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情况。 2、儿童的常见行为问题还包括多动症状明显。多动的儿童会非常不遵守纪律,而且上课不注意听讲,还经常会和同伴发生争斗。如果孩子出现多动的现象,父母就必须要提高警惕,应该及时的纠正,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到医院治疗。 3、胆怯、焦虑以及粘人等,也属于儿童的行为问题。这类儿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容易放弃,而且适应能力很差,在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17fd17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