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一)国外及香港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在西方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因此有非常充足的研究理论。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安德逊(Anderson)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四种学校社会工作模式。其中,传统临床模式主要依据心理学中心理分析、自我心理学等理论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进行有效的情绪调整;学校变更模式依据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组织理论和制度理论,帮助改变学校不适当的规范;社区学校模式基于学校和社区,促使学校与社区共同、和谐发展;社会互动模式基于系统理论,关注学校和学生的互动,以直接的服务方式,用个案、团体和社区工作技巧达成工作目标。[1]此四种模式社会工作在美国的高校社会工作工作中较成熟。 除了研究理论,西方研究主要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家庭—学校—社区”联系者方面;二是服务内容方面;三是工作技巧方面。这些方法和研究内容都给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综合的方式来支持学校、学生以及家庭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 除了西方的研究理论外,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也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模式。它采用的是社会福利署、教育署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由社会服务机构派出社会工作者入驻学校的模式。香港学校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范围包括个人方面、家庭朋友方面、学校生活适应方面以及环境方面所有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它有个案辅导、小组及群体活动团体辅导、咨询服务以及协调组织校外社区资源四大主要形式。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的理念,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服务。它的目标主要是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协助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二是协助学校、家庭和社区改善关系,增进各自和三者综合的教育功能;三是协助社会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等社会目标。[2] (二)国内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中国大陆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对于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探讨较早始于2004 年,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国外引进的高校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沈黎于2004年在《关于我国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几点思考》中提出对于学生问题日趋复杂多元、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预防功能的发挥。[3]他的观点非常具有先见性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然对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学者从资源整合利用的角度入手,认为高校社会工作能成为高校资源的“生力军”。如刘丽晶等在2006年指出高校导入学校社会工作,可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从整体上构建高校育人平台,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大学生获得优质服务和良好的育人环境。[4]有学者更是详细提出了应优先考虑高校学生社区的资源。如魏爱棠在2007 年认为是高校本身资源的局限性导致产生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的需求,并提出社区工作应作为高校社会工作开展的优先方向。[5] 随着必要性研究的深入探讨,不少学者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高校层面上的需要,而是扩大到学生个人、社会和国家,以及高校社会工作自身发展等其他层面的需要,尤其是对学生个人需求及素质培养的关注度明显有所上升。如谢珍德在2008年认为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是因为诸多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群体,但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体系相结合将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7]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需要在开展过程中进行探索,如徐小平在2007年认为开展高校社会工作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探索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需要。[8]开展高校社会工作还能够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如刘洪在2008年指出学校引进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协助学生解决困难,推动学生健康发展,成为学生与学校的中介,有效配置各方教育资源。[9]还有王杨在2009年认为高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是增强高校学生工作实效性的需要和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9a3a10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