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培 砾培是无土栽培初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封闭循环的系统,其关键部件是一组不漏水的种植槽,槽内装满 惰性石砾,砾的直径一般大于3mm,种植槽定期灌营养液,然后排出回流至贮液池。按灌液方式可分为美国系统(American System)和荷兰系统(Netherland System),后者又称菲利普系统,是以荷兰发明者菲利普名字命名的。两者都以砂砾作为基质,由栽培床、储液罐、电泵和管道等几个部分组成。美国系统的特点为使营养液从底部进入栽培床,再回流到储液罐中,整个营养液都在一个封闭系统内,通过电泵强制循环供液,回流时间由时间继电器控制;荷兰系统采用让营养液悬空落入栽培床的方法,在栽培床末端底部设有营养液流出口,直径为注入管口径的一半,这样,整个循环系统形成一个节流状态,经流出口流入储液罐的营养液与注入口一样采取悬空自由落入的方法,目的是为了使营养液更好地溶解空气,提高营养液的溶氧浓度。供液时再将贮液罐中的营养液用电泵再次打入注入口,循环使用。其特点是每次灌液时,能将栽培床中的营养液全部更新(图9-1)。 由于营养液循环使用,水和养分的利用都很经济。因此在当时,砾培被公认为无土栽培技术上有实用效果的典型。后来,因惰性优质砾石来源困难,而且运输、清洁和消毒工作繁重,逐步被其它栽培形式所取代。但在火山岩等砾石资源丰富的地区,仍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无土栽培方式。 一、基质 栽培所用的石砾以花岗岩碎石最为理想,粒径在5~15mm,要求质硬而未风化,棱角较钝,不会因为摩擦对植株的根颈部造成伤害。尽量不选用石灰性的石砾,因为石灰质石砾中的CaCO3能与营养液中的不溶性磷酸盐作用,生成不溶性的Ca3(PO4)2和CaHPO4,严重降低营养液中有效磷的浓度。采用石灰性石砾时,要作专门的处理。可用浓度为0.5~5.0g/l的重过磷酸钙溶液浸泡石砾数小时,定时测定浸泡液中水溶磷的浓度,开始时会不断降低,当降到P10mg/l以下时,需将旧浸泡液排去,换上新的,再浸泡、测定,直至浸泡液的水溶磷含量稳定在P30mg/l和pH6.8左右时,将浸泡液排去,用清水清洗数次,即可使用。此时石砾的颗粒表面包上一层不溶性磷酸三钙,抑制了碳酸钙的溶出。当经过多次使用,石砾表层的磷酸三钙层被磨损掉,碳酸钙重新暴露再起作用时,应重新浸泡处理。 即使选用非石灰性的石砾具有一定的置换、吸附、溶出多种离子的性质,如果使用前不进行处理会干扰营养液的稳定,引起作物缺素症的发生。处理方法是将石砾用清水洗净,首先除去混入的腐殖质和粘土,然后用营养液浸渍循环多次,并测定流出的营养液中的P、K、Ca、Mg、Fe、pH等的变化,如变化较大,则要再换新的营养液循环,直至营养液的组成趋于稳定时才可使用。 二.砾培的设施结构 砾培多采用下方灌排营养液,这种系统的设备相对简单,勿需频繁供液,耗电少。系统装置主要包括种植槽,灌排液装置、贮液池,转换式供水阀和管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061e14866fb84ae45c8d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