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新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岳阳楼记 13.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1.范仲淹是 朝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增其旧制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前人之述备矣 . (4)去国怀乡 (5)多会于此 (6)..春和景明 .(7)不以物喜 (8)百废具兴 (9).. 连月不开. (10)是.进亦忧,退亦忧 (11)山岳潜.形: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4)自是.数年之后 (15)把.酒临风 (16)越.明年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8)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答 , . 7.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天涯.海角 ②日薄.西山 ③白头偕.老 ④如临.大敌 8.选文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三、四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 的语气语调。 9.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0按原文填空(或填标点符号)。 ①若夫淫雨霏霏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12.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1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 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 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16、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7.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18.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 的文字。(3答: 分 )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20.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1.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22.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3.回忆《太宗论道》一文,从《岳阳楼记》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24.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25.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6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3分) 《 马说》训练题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4策之不以其道.( )5执策.而临.之( ) ( ) 6是.马也( ) 7才美不外见.( )8食之不能尽材.( )9其真无马邪.( )10安.求其能千里..也( ) ( )11骈( ) 二、填空。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代著名 家;被后人誉为 “ ”之首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7、全文的主旨句是: 8、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 ; “食马者” ____________ 。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③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四.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18eec3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