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教学题目 学科 教材 《卜算子·咏梅》 授课人:邱晓荣 国学 年 级 六级 学 时 40分钟 六年级下册 国学《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一、教学内容简介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二、学生特征分析 具备可以理解古代诗词的能力,能够对诗词中词人的思想情感做出一些初浅的分析,能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感悟词作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和积蓄的情感,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利用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学习。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四、教学内容分析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目标的确定 课题名称 知识点 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卜算子·咏梅》 体会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这首词 2.分析教学的关键点: 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难点: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的品性和精神。 √ 学习目标 识记 理解 √ √ 应用 √ 综合 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一、 激趣导入 1、老师:出示梅花图片,欣赏感受梅花的精神气韵。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诗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吗老师:梅花正是因为傲寒独放、冰清玉洁的品格,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卜算子·咏梅》 2、老师介绍词的词牌名,词题。 3、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媒体演示 展示ppt上梅花的图片 展示作者简介 二、 熟读成韵 :读准字音,节奏 1、初读词,读准字音。 2、出示朗读视频,边看边听。划出平仄及朗读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这首词。 3、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4、老师评价小结。 5.、全班同学配乐齐读。 播放《卜算子·咏梅》的音频。 显示ppt 三、 赏析词韵 1、自由朗读,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文中译解,相互说说词的大概意思。 重点理解:无主、寂寞、独自愁、群芳妒 3、师生交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的孤独寂寞。?怎样理解“无主”这两个字 “无主”二字,既点出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之梅,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对之护持与青睐。又突出了它独立荒野,孤芳高洁的品格。(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愁”字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独自”是上句“无主”的演变和强化“更着风和雨”这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凄惨阴沉的画面,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生读)?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品格) 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词人,你能读出作者的心声吗试一试。(生读全词) 二、合作探究。??? 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梅:饱经忧患的词人。??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小结? 1、 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看,这首词歌咏的是梅花,实际上,它是通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和比拟手法,用梅花来表现词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2、 请同学们再次深情地朗诵全文,以梅花的品格来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3、 试背课文。 1、比较阅读?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2、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 3、请你也当回小诗人,写一首诗或词赞美这坚贞高洁,美丽多姿的梅花吧,还可以配上美丽的插图噢。 4、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ppt 显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四、 仿文拟写 5、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译外 荒凉 断桥 寂寞 孤芳自赏 不慕名利 坚贞不屈 野梅 惆怅 黄昏 凄凉 托物言志 风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a2ee28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