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简介 湖北民族学院是1998 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综合性、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 学校地处神奇美丽的湖北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陕渝,享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的美誉。横贯境内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即将建成。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校园面积15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00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2亿元,教职工近 1400 余人。 湖北民族学院的历史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七师,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58 年开办专科,1977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 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于1977年开始医学本科教育。 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学院等 12 个二级学院和民族预科部及一个按民营机制组建的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另有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和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各一所。共 49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 9 大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民院精神和“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引领着民院人不断奋发图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以来,学校办学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1999、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2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文艺学、基础数学、应用化学、民 族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6个硕士点,宪政与法治、林学和中医学3个专业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 19个省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和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获省政府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5次,获省部教研立项32次。 学校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教授近百人、博士80余人的共800余人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生导师80余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5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选4人,省级学术骨干7人。教师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另聘有“楚天学者”2人,国内外知名大学兼职教授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外籍教师 6人。 2000年以来,学校科研人员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50多项,其中仅2008年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5项。完成技术开发项目50多项,鉴定成果40多项,获国家专利24项,获国家、省部级奖18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80 部,公开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近300余篇。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各1个。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00余人,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中有的在中央国家机关任职,有的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任职,有的在世界著名高校和跨国公司任教任职,有的长期扎根于鄂渝湘等省市的民族山区,许多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骨干,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 22000多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000 余人。 学校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办法,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学校应届毕业生考取全国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均居同类高校的前列。在校毕业生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率均高于省属院校的平均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d9e1d933d4b14e8524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