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捺

时间:2022-11-01 07:1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斜捺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斜捺的形态特点,体悟实现形态特点的笔法要领,以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写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形态美、文化美,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写字兴趣。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课前互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主攻目标:斜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导入新课

1、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毛笔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开放、豪迈,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漂亮的文.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学会写毛笔字,正如咱们利港实小的办学目标那样: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边说边播放书法作品欣赏)

2、要想学好中国字就必须从简单的笔画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结构,章法。今天我们来学习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斜捺的写法。 板书:斜捺的写法

二、观察比较,把握形态 1(课件出示滑滑梯),大家仔细看看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右边的斜捺像滑滑梯)追问:它们哪些地方比较像呢?

2、从图上的对比中,我们知道斜捺是由三部分组成,板书:。这三部分让斜捺出现“一波三折”效果。(黑板上画上斜捺)

3、老师用一句话把斜捺的形态特点概括出来了,我们来读一读: 一波三折似滑梯;由细到粗尾巴尖。 (指名2人读,齐读,带上动作) 三、合作探究,领悟笔法 1怎样才能把斜捺写美?让我们睁大眼睛看电脑里老师怎么写。(出示课件演示“捺”运笔) 指名交流:

①起笔轻顿②行笔由轻到重③到捺脚顿一顿再提④尾巴出尖

若说不上来,引导:咱们再看一遍,这次我们得重点关注斜捺的起笔、行笔和收笔是怎么写的?(评价:你关注到了起笔的要领,得轻轻顿一顿,师书空演示,以此类推)

2、同学们看得很仔细,也能够抓住运笔要领来讲了,老师把斜捺书写要领浓缩在这首儿歌里,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起笔轻顿右下行,渐行渐按略带弯; 捺脚重按再轻提,向右平抽尾出尖。 四、练评结合,学会书写 1、练一练,运用笔法要领。

1)书空:老师带着学生书空生说儿歌师讲解。

(起笔轻轻顿一下,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加重力气并稍微弯一弯,写到捺脚时运足笔力顿一下在轻轻提一下,朝右边慢慢地轻轻地抽出笔尖。

2范写:老师运用上述要领范写捺。师边范写边说要领,学生拿起笔跟老师一起来书空。 强调执笔姿势:1234

3)接下来请同学们把毛笔蘸上墨自己试着写一写,但不要着急书写,先摆正写字姿势,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大家的执笔正确了,写字姿势漂亮了,长期这样练习,字才会写得更漂亮,人也会更精神。现在把斜捺练写三遍。(边写边评:写书法是可以修身养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性的,所以我们要慢慢写,细细品,让每一个笔法都浸透着浓浓的韵味儿。 2、评一评,强化笔法要领。 1)请大家看看这个字(中等),评评写得怎么样?

2)同学们会观察,更会思考,评得也很到位。不过,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让我们再次拿起笔来写两遍,相信大家会写得更出色。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点评。 五、拓展延伸,学会运用 1(出示课件)同学们把斜捺写漂亮了,那带有斜捺的“八”字,要写好它,得注意些什么? 2、同学们目光敏锐,读出的内容真不少。眼到重要,手到也重要。先看老师写一遍。好了,大家用笔把你们看到的表现出来,每人写三遍。 3、巡视,拿红笔圈画出好字。

4、那些同学得到了红圈圈?请高高地举起你们的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 手指操:一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虫爬呀爬;

两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兔跳呀跳; 三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变呀变,变成螃蟹爬呀爬; 五个手指变呀变,变成小鸟飞呀飞。

5、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把捺画和八字写美了。其实,在不同的书法家的作品中“捺”画的形态不尽相同,这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点击课件),他的捺画端正严谨单纯简练;而柳公权的捺则又刚劲挺拔;颜真卿的捺粗重有力;赵孟頫的捺画宽博深稳,酣畅圆润。即使在同一个书法家的作品中,“捺”根据需要也会做出一些调整,以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果。

孩子们,这些带斜捺的字你能自己观察做调整,把它们写美吗?(生自由练习,师巡视展示优美作品)

六、补充介绍,结束本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斜捺的笔法,其实捺画除了斜捺还有反捺、平捺,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再去练习不同的捺的写法。最后衷心地希望孩子们能像王羲之那样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成为一名大书法家。谢谢你们的精彩表现,咱们下节书法课再见!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e07e44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