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的时代演变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飞天数量多,创作时代也很长,从早期的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到高潮期的隋、唐、五代再到衰落期的宋朝都有大量作品诞生,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各个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是民族艺术的瑰宝。——北周飞天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如北凉《天宫伎乐飞天》,此时所描绘的人物头有圆光,脸型椭圆,身材粗短,上身裸露,肩披大巾,腰缠长裙,鼻梁和眼珠上点染白粉以示高光,与西域龟兹石窟中的飞天形象,在面容、飞动姿态、色彩线描上以绘制过程带有明显的西域式或印度式飞天的特征。 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具有明显向中国化转变的特征。此时的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飞行姿势优美自如,动感强。 西魏的飞天在北魏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不仅是所画的范围扩大,脸型清秀,身材修长,上身赤裸,腰穿长裙,飞翔姿势更多且优美,动感也更强。此时,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最大的变化在于作为香间神的乾闼婆和作为歌舞神的紧那罗,这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飞天,也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 隋代飞天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是道教的飞仙与佛教的飞天相融合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如隋代大窟之一第427窟是画飞天最多的洞窟,计108身。飞天皆头戴宝冠,上体半裸,项饰璎珞,身披彩带,腰束长裙。虽然飞天的肤色已经由红变黑,但形象清晰,有持花的、托花的、散花的,有手持箜篌、琵琶、横笛、竖琴等乐器的。姿态多样,绕窟飞翔,平静肃穆的洞窟似在卷涌飞腾! 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在唐代,还出现了不少双飞天。如第321窟西壁佛龛上层南侧的两身双飞天,飞姿优美。这两身飞天的肤体虽然变成降黑色,但眉目轮廓及体形姿态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飘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在空中游大的双燕。她们的飞行动作是世间舞蹈艺术的升华。至此,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转变过程。 从五代到元代,约460年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了唐代的余风,并无创新,走上了模仿的公式化道路。飞天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点虽有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推动了原有的艺术生命。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民族 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也保留了千年艺术的灿烂遗影,让我们从“一粒沙中窥见一个世界,一朵花中欣赏一个天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12cd7903d8ce2f0166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