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宪甘贫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时间:2022-09-10 04:0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原宪甘贫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所为“原宪甘贫”是在夸赞他安贫乐道。他在孔子死后就在鲁国的一个小巷子里盖了一间破茅草屋住了下来,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下面是 为大家整理的原宪甘贫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原宪甘贫的这一点与一个人很像,就是颜回。颜回也是孔子的弟子,和原宪都是七十二贤之一,不过是之首,所以就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在《论语》里孔子赞扬颜回的文字很多,最出名的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一句。意思就是:颜回品德多高尚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一个破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从不改变自己一心向道的快乐。颜回品德多高尚啊!

安贫乐道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处世的最高境界。不过这四个字的重点不是“安贫”而是后两个字“乐道”,它强调的是人要一心向道。而贫穷不贫穷无所谓,只要不是“不义而富且贵”就行,这是孔子十分厌恶和鄙夷的。而在贫穷中依然以向道为乐,自然更能够体现出这个人向道之心,所以孔子才如此夸赞颜回。

原宪其实也是一生安贫乐道,本来出身就贫寒,性情又是洁身自好,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不为官不富贵。原宪唯一做过的就是孔子的家臣,据说当时孔子曾经想要给他九百斛的俸禄,可是他坚

1




决推辞。可惜孔子不知身后事,否则原宪在其死后在鲁国安贫乐道的事情也应该会得到他的赞扬。

原宪居鲁的典故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是七十二贤中的一位。当孔子在鲁国任司寇时,原宪是他的家宰,也就是管家。而等到孔子去世,原宪就在鲁国的一个小巷子住了下来,建的茅草屋有小又破却安贫乐道,所以“原宪居鲁”说的是这段经历。

此外,原宪在众多古代经典的文章中也多次出现,有《庄子》刘向的《新序》等,都是在以此赞扬他的安贫乐道。这些文章的所记载的故事是基本相似的,但描写不同,大多开篇一句就是“原宪居鲁”然后就是对原宪那所破茅草屋的描写,什么塞满杂物,什么屋顶长草,什么蓬门破旧,什么桑条作轴,什么上漏下湿等等。

但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子贡来拜访原宪时两人的对话。子贡的富贵,与原宪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原宪不以为意,他认为这只是贫穷,不是生病,只有学习道理而不付诸行动的才是生病。他不想迎合世俗,不想结党营私,不想为了获取名利而学习,不想追求富贵的生活。这一番话让子贡羞愧地离开了,而原宪却拄着拐杖,拖着破鞋,唱着歌慢慢回了家。

刘向在故事的后面添加了自己的感想或者说是评价。他说培养高洁志向的人忽略忘记了自身,连自身都不喜爱,平庸怎么可能会使其受累。并且以《诗经》中这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来评价原宪安贫乐道之心。

原宪桑枢的典故“原宪桑枢”是一个历史典故,在许多部古代经

2




典中都有提及,但描述略有偏差。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字子思,生活清苦,以安贫乐道著称。“原宪桑枢”也正是在夸赞他这一点,现在有时候也可以当做成语使用。

“桑枢”是指用桑树条来当做门的转轴,“枢”就是门轴的意思。无论哪一个版本,里面的原宪都居住在一个破旧的狭小的茅草屋里,最具体的描述是这样:屋子里面已经被杂物堵满,茅草盖着的屋顶都在长草了,蓬草编成的门也已经破烂得不完整,是用桑树条在做门轴。屋子很小,用一个瓮当做窗子隔出两间房,用褐土涂墙来塞住上面的缝,下雨的时候屋子里上面漏雨,地上就变得很湿滑。

这样的屋子竟然还能住人,而且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贤才,和《陋室铭》讲述的颇为相似,但屋子破得多。而原宪住在里面,却可以坐着边弹琴边唱歌,如此才称得上上安贫乐道。据说有次,子贡前来拜访,驾的是马车,穿的是红色内衣素色外套,高贵华丽。原宪却戴着破帽子,穿着破鞋子,就拄着根拐杖来开门。

子贡问他是生了什么病吗,原宪回答说是:“没有钱财的叫做贫穷,学习道理却不付诸行动的叫做生病。如今的我只是贫穷,没有生病。”借接着他又说:“迎合世俗地做事,结党营私地交友,学习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教育是为了炫耀自己,把仁义作为行恶事的掩护,追求马车的华丽装饰,这些我都不愿意去做。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45521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