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2.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名山大川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五岳”了。你们知道“五岳之首”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历来被人们誉为吟诵泰山的压卷之作——《望岳》。 二、自我研学 1.文体知识。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生平四阶段: 20~35岁:读书、壮游 35~44岁:长安求职 44~48岁:陷贼与为官 48~59岁:漂泊西南 3.背景介绍。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多位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语速及语调。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理解诗意。 泰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迭起使人心胸摇荡,极目远眺可以看到鸟儿归巢。有机会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一眼望去,群山(都显得)渺小。 四、合作探究 诗句分析。 1.怎样理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7761d4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