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日的类型和文化内涵 (一)节日的含义 节日主要是指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或活动。例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的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 (二)节日的类型 岁时节日的形成和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节日的性质来看,我国的民俗节日可分为单一性质的节日和综合性质的节日。单一性质的节日,其习俗活动的目的是单一的,规模小,内容较单纯。但后世的发展和现实的存在形态又是综合性的。综合性节日是指那些具有多种目的的节日。这类节日规模较大,内容较复杂。各民族的年节是典型的综合性节日。年节是以各种历法的年的开端为周期的综合性节日,内容繁杂多样,在各民族中普遍受到重视。 从节日的地域分布及参加者来看, 我国的民俗节日可以分为全民性节日、区域性节日、单一民族性节日三种类型。全民性节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除汉族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欢度的共同的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皆为全民性节日。单一民族性节日是指某一个民族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歌圩节、景颇族的目脑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区域性节日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某些地区人们所过的节日, 如泼水节、花儿会、火把节等。 (三)节日的文化内涵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许多节期的选择,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春种、夏伏、秋收、冬藏的生产性节律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秋收、夏伏、冬腊的岁时性生活节律。新岁开春,万物复苏。人们祭天敬祖、鞭春劝农、拜大年、赏花灯、闹社火、感应春气萌动,踏青郊游。通过一个个春天的节日,频频播下希望的种子,祈盼着秋天的好收成。入夏,农事渐忙,少有闲暇;青黄不接,更兼炎夏暑热,疾病易生。故端午习俗主要以驱邪避瘟、除恶祛毒为主。盛夏酷暑,更有“曝书”、“伏闭”等驱避之俗。金秋时节,新谷登场、瓜果成熟。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秋社报赛、荐新祭祖、拯孤照冥、团聚赏月、饮酒登高。既是报答神明,也是慰劳自己。秋去冬来,大田农事告竣。仓廪丰足,猪羊满圈。人们整米弄面、酿酒烧肉、“送寒衣”、“数九”消寒、饮酒“扶阳”。所有节日,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传统节日的诸多礼俗,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年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重九、冬月初一、冬至等,或庙祭、或墓祭、或洒扫焚香、或望空禀祝。可以说,“每逢佳节倍思祖”。第一刀新穗、第一盘鲜果、第一把新韭、第一杯佳酿,都最先用来祭奠祖先。人们通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反过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强化和巩固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另外,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团圆、讲亲情的国家。每当节日来临时,一家之主都希望家人能和和气气地、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只有在这个时候,天伦之乐表现的格外充分。亲戚朋友邻里之间,互相馈赠节物时品: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的花糕,礼尚往来,情深意浓。千百年来,传统节日也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重要的感情纽带。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从中真切地体验到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亲和力。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节日风俗的缘起,与各种原始信仰有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后来,节日逐渐从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爆竹不再只是驱鬼的手段,而是欢庆娱乐的工具,且因为火药的发明和应用,由简单的爆竹发展成各式各样的鞭炮与烟花;神秘的驱傩仪式转化成了民间的傩舞与傩戏;元宵节的祭神灯火,发展成为供人游乐观赏的花灯;上巳日的临水祓禊,演化成曲水流觞、踏青郊游;中秋的拜月,变成了赏月、玩月;重阳避灾则变成了远足登高、饮酒赋诗的赏心乐事;原先用于厌胜的节物时品,变成了供人玩赏的手工艺品而获得了审美价值;大量的体育活动也出现在节日里。每逢重大节日,城乡还多有盛大的社火、庙会活动。届时,商贩云集,游人如织,乞福、求子、烧香、还愿、欢歌群舞、百戏杂陈,成为农村最大的交易场所和娱乐盛会。这样,传统节日就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8beca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