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说明生活方式和文化上的关系

时间:2023-04-24 08:2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析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关系



摘要:生活方式决定文化,且对观念的影响最大。同时文化能反作用于生活方式,主要影响其禁忌和偏好。

关键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

生活方式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使自己生存和发展而选择并确立的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构成和实现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商品服务消费和谋生方式等。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及其创作过程。生活方式涉及解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在人类社会中和经济一样占基础性作用,它决定了文化的面貌。而一定的生活方式又受到一定生产力水平、政治状况和文化的影响。

人类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首先解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这基础上才有相应的文化。所以一定的生活方式决定一定的文化,其文化可反映人类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对观念的影响最大。所以下列例子大都是观念的例子

居住习惯影响乡土观。这在古代尤为明显。一般来说,以农为本的民族,因为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得人们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久而久之使得乡土观念很重,有安土重迁的观念,在中国更加如此。搬家对中国人来说是严肃的事情。但是游牧民族不然,他们因为以牧业为本,古代畜牧业逐水草,使得人口流动性很强,他们经常搬迁,安土重迁观念相对淡薄。对于到处流浪的吉普赛人来说,更加没有乡土观念可言。

生活的节奏影响到人们的时间观效率观。在农业时代,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周期性很长,需要人们花大量精力去照顾,导致人口流动性差,人们很少到处跑;生产效率低导致社会分工程度很低,人们的劳动时间很长。交通和通讯技术很落后落后。这些因素使得社会人流物流量少、速度很慢。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大家过得很悠闲。相应的,人们的时间观念很模糊,不会精确到具体哪一小时,同时效率很低的活动使得人们效率意识很低。

但是到了工业时代,非农产业占主导,且生产效率很高,分工程度很高,生产周期很短,通和通讯技术改进。这些因素使得人们生活节奏变得很快,人流物流量大,速度快。比如一些管理阶层的白领们经常跑到很远的地方开会,商人们运货交易的速度很快,这些使得人们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增强了,出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而且人们越来越守时,精确到几点钟。这种新的时间观效率观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时间观效率观的变化的例子最典型是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在最先城市化加快的地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意识最深,比如深圳,而在一些地区,比如西北地区就不然。

文化对生活方式有反作用。首先文化的变化不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动和马上变动,其次它会影响人们生活方式,这主要影响喜好和禁忌。

宗教文化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禁忌。受宗教教义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出现新禁忌。比如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人们不吃猪肉,因为教义说猪很脏。《古兰经》有禁止吃猪肉的要求。“有正信的人们啊!你们可以吃我赐你们的佳美的食品,当感谢真主,如果你们只敬拜真主,那么,真主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流血、猪肉,以及不念真主之名所宰杀的……。”(古兰经2章)又比如说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统治集团颁布限制吃肉的政策,规定人们吃肉只能吃水产和野味。因为中国佛教有不吃肉的戒律。这只到明治维新的时候,随着文明开化,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生活方式是文明的,应该像他们一样随便吃肉,再因为官方为强化民族主义而提出神佛分离,即加强民族象征的宗教神道教,打击佛教使


得人们的吃肉禁忌渐渐被打破了。总之佛教戒律观念的淡薄使得人们自由吃肉,这是宗教观对生活禁忌的影响。

政治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禁忌和偏好。作为观念,政治观念也是文化。有时候由于政治立场观念偏激化,使得人们把一些生活习惯牵强为政治立场。比如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民众生活给外国人留下“单调”的印象。穿衣服似乎只穿军装或中山装,因为这两套衣服被认为是代表最坚定的革命意志。人们穿着打扮都很朴素,以此保持人民的特性,否则被视为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改革开放初期,因为观念变化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以当时很多人把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视为小流氓。因此如此新潮打扮的人是很少的。直到九十年代,随着观念基本转变过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没有什么禁忌了。

伦理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穿着禁忌。比如古代中国人非常强调男女秩序,进而对女子穿着要求上严格符合贞洁伦理观。最典型的例子是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强调旧有的伦理观,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结果宋代女子穿着回归传统,失去唐朝的开放风。直到晚清,很多人对西方的女装视为洪水猛兽,害怕“敞胸露乳”。

消费观念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习惯。这主要影响到消费紧缩或扩张。比如在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很发达,商品交易量很大,与此相适应,社会上出现奢靡消费习惯,很多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市民阶层,不顾传统思想束缚,尽情地消费奢侈品。又比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商品种类增多,国民收入提高,享受性消费的观念越来越重,而改革开放前的严厉节约的观念退去,人们不再仅仅消费必需品,开始消费高层次商品,追求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1]《生活方式变迁和中华文化》 孙文营 岭南学刊20102 [2]《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关系初论》 沈明

[3]《中国通史(当代卷)》 [M]孙泽学主编 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9bc0da5022aaea998f0f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