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3-02-02 20:22: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抛弃民族的传统而重新开始。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其表现形态有哲学、伦理、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尤其是儒家学者,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的论述,这些流派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几千年始终保持延续发展,维系着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进而铸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诞生的肥沃土壤。

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不同层面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它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更为广阔和更富有时代感的新视域。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大作用,以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当代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磅人群理应是当代青年,因此如何加强对当代小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已成为每一个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结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小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小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明确应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逐步深化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方面基本内容。通过基础课程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育是培育民族灵魂的基础工程,学校是传播文明的窗口,孕育新思想的土壤,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切实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1)加强教师力量的培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首要任务就是“传道”,特别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自身的人品素质和艺术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力量的培养极其重要。我们要率先垂范,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

(2)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在校内积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在教育中要善于根据新的形势和学生心理特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传统节日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学生更好更多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进而内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小学生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设置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成立古诗文学习兴趣小组、开辟古诗文学习专栏等等,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广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诵读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通过以儒学为主的精品讲座,传播国学精粹和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潜移默化地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提升审美格调和情感,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净化校园及周边育人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低级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4)学校教育中,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结合各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是要发挥思政教育这种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使学生直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adf0da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