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剧本创作切入视角重要性 微电影是随社会发展和网络进步而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大众化是其能够流行的根本原因。它不同于电影和广告,其特点是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关系相对简单。受大众喜爱的微电影除了要有清晰的人物关系、突出的人物性格特点、严谨的故事情节、精准的主题,最重要的是剧本创作初期的视角选择,也就是所谓的切入视角。 一、浅析微电影剧本的切入视角 由于微电影的创作受片长限制,电影剧本相对会比较简短。如果电影的切入视角不够新颖,没办法让观众在影片开始的数秒内产生兴趣,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情绪。所以一部被大众喜爱的的微电影,需要有精彩的故事切入点,微电影剧本的切入视角决定了观众会不会继续欣赏影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必然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个缺角的木箱,从完整的那边看,它是完整的,但从缺角的一面看,它却是残缺的。在微电影剧本创作中选取不同的角度切入视角,效果也截然不同。之所以说微电影剧本的切入视角是剧本的重中之重,是因为在微电影剧本的创作中,视角的切入越是精准就越能快速表达影片的主题。 微电影剧本切入视角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编剧需要了解、分析、熟识、掌握它,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而微电影剧本创作的核心主要看视角切入能否阐述剧本主题,人物关系能否服务好剧本主题,能否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讲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在创作微电影时寻找合适的切入视角展开创作无疑是一条绝佳途径。 二、微电影剧本作品切入视角分析 央视唐诗微电影作品《悯农》是以“珍惜粮食”为创作主题,以诗人李绅自身的遭遇入手,切入视角没有局限于个人,而是“以小见大”,反映了当时农人的整体生活情况。剧本运用细节描写和讲述事实的传统方式,揭露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剧本将经典的唐诗融入李绅的成长经历中,用这样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应该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信息。用普通镜头拍人物、广角镜头拍天地,形成强烈的对比。烘托出粮食、人、天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别具特色,主场景运用大地色、青绿色,金黄色为主色调、用厚重而唯美的色调表现了诗人李绅在母亲的教育、启发下开始变得成熟的过程。这是一首能够传递正能量的唐诗,通过虚写一个母亲教导儿子的故事塑造了诗人及母亲的正面形象并歌颂、赞扬农民劳动的光荣。剧本将真实的故事加入一些虚拟的故事情节,使剧情更加耐人寻味,将“悯农”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既表达了剧中劳动人民“粒粒皆辛苦”值得尊重,也表达了诗人的母亲教子有方。 故事梗概如下:诗人李绅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在私塾外偷听夫子授课,却发现富家子弟何福顺戏耍私塾夫子,年幼的李绅大胆出言制止,却得罪了富家子弟何福顺,引发了一群富家子弟报复诗人李绅的行为。李绅母亲刺绣、制衣贴补家用,在何福顺家讨生活,但并没有因为李绅和何福顺有冲突而责罚儿子。何福顺将一碗饭打翻让李绅吃,李绅因为没有捡起米饭而被母亲重重责罚。李绅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母亲找到他时,告知惩罚他的原因是粮食来之不易,要他懂得珍惜,明白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意义,李绅最终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时光荏苒,李绅中了进士,与同样考上进士的李逢吉一同考察民生时,遇到因偷东西被李逢吉的手下抓获的何福顺,顿时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提出要何福顺将狱中的饭菜吃得一粒不许剩的要求,希望他明白要珍惜拥有的一切。李绅在观稼台想起往事,看着眼前的一切,天空与麦地连成一线,遂创作了教诲古今的诗句《悯农》。 随着微电影在网络上所取得的剧烈反响,作者对这种影像形式为何会如此受大众喜爱进行了探究。微电影的传播特点分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时效性、模式的灵活性、效果的广告性,而如今拍摄设备和浏览设备的多元化、轻便化造成了微电影的大众化。可以说,微电影的蓬勃发展正是科技快速进步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之一。然而,微电影创作如今存在着严重的跟风现象、制作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何培养微电影人才、创新微电影题材、杜绝跟风抄袭等已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372cc1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