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1

时间:2023-04-10 08:2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二、重点问题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城市日益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2.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了巨变,要求城市朝着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3.城乡融合、差别趋小。

(二)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三)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1.城市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2.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3.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

(四)城市具有的哪些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1.相互联系性。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2.复杂性。城市是由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子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由于众多的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往来汇集,使得城市的日常事务纷繁复杂。3.开放性。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着能量、物质与信息等。城市的开放性决定了城市需要管理,以促进城市系统有秩序地正常运行,提升本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

(五)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1.城市管理能够产生绩效。除了能够弥补市场的缺陷之外,管理自身还能够产生被感知的绩效。1)良好的管理可以创造效益。(2)管理可降低社会总成本。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管理固然有益,但城市管理并非免费。政府或其他城市管理主体,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公信力,通过税收等手段来筹集资金,再以预算支出等形式支付城市管理的费用。3.城市管理需要被管理主体有支付意愿。在城市内部,企业、组织、住民和其他诸多相关团体作为被管理者,享受管理带来绩效的同时,需要负担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成本。

(六)城市管理的理念与实践在现代有哪些新转变?1.在管理理念上,由狭义的城市规划和市政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转变。2.在管理体制上,力求从局部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3.在管理对象上,城市管理呈现出由具象管理向抽象管理转变的趋势。

(七)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 3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 第一章 城市管理主体 一、重点概念

1.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2.市民指的是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3.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4.城市管理体制是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5.城市政府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6.市的行政地位是指城市在国家的行政区划级别中所处的等级和行政隶属关系。

7.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它具有一般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8.城市政府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9.市政执行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二、重点问题

(一)市民参政的意义是什么?1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二)我国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与参与性主体的关系是什么?1.城市政府作为权力的主要载体,由城市选民选举产生,因此政府必须满足选民的要求。然而政府可以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通常是预算资金),不能单独完成增加就业、完善设施等任务,所以政府必须寻求与市场力的合作。2.企业、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市场力的主要承载者,其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他们趋向于同政府合作,但前提是政府要采取各种方式吸引企业,如减免企业税收,低价提供建设土地,简化建设审批手续,修改、简化规划条例等。这样,政府与企业就形成了“权钱政体”。这一联盟要受到来自社会力的制约。3.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也要谋求与社会力的合作,从而抑制大企业意志的膨胀或者向中央政府施加压力,获得补贴与各种支持。这样就形成了“权力与社会力政体”,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争夺国际资本和投资项目是在全球舞台上进行的。由于国际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地方政府和一城一地的市民在和市场力谈判时的筹码越来越少,甚至国家政府的影响力也在下降。如果政府真的和社会力结成同盟,坚持要求大企业做出让步,则大企业完全可能会投资到别的城市甚至别的国家”。因此,这一联盟要因时、因情势发挥作用。

(三)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市民参政,具体来说,市民参政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内容: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

1






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局、监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直属办公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如市政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外事办公室、档案馆、图书馆等。

(四)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征?1.广泛性。由于城市公共事务复杂多样,分工细致,加之我国城市社会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尚在发育之中,所以,从邻里关系、社区卫生、居民福利、商业网点、公共设施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事务,都要纳入政府的管辖范围,从而使城市政府职能比其他地方政府职能更加广泛多样。2.服务性。在乡村社会,农民是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的人,农民的基本生活大都能够自给自足,农村的公共事务也大多是自助性的;而在城市社会则完全不同,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样样都离不开政府所提供的支持及援助,离不开政府或公营机构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服务职能体现了城市政府的本质,服务是城市政府的天职。3.规范性。法治政府起源于近代以来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法制化和科学化,而法制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城市政府的职能范围、权责关系和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保证各种城市事务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调整和发展各项政府职能,从而确保城市政府职能的规范性和稳定性。4.自主性。在现代社会,城市是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城市社会自成一体,城市社会关系和城市事务也有其特殊性,无论从时间上、经济上,还是从效果上看,城市事务中的环境、能源、规划、建设、住宅、交通、福利、卫生、治安、消费等都自成体系,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适合由城市政府自主地实施管理。5.多样性。现代城市政府职能范围广、跨度大,城市公共事务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加之行政环境的剧烈变动和行政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至政府在管理这些公共事务、实现其各项职能时,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途径和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保证城市政府的各项职能和管理决策得到顺利实施。 第二章 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理论 一、重点概念

1.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存在技术上不可分的资本投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分摊不可分性投入,从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随产量的上升而降低。 二、重点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具有哪些特征?1.采取理性途径方式处理问题,在设定政策目标及阐明政策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并且对服务的传输都必须加入一个赋予责任的行政单位;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授权给管理人员,以利绩效目标的实现;4.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5.改变现行政策,使公共组织能被传统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中,转换成“新公共服务模式”,强调与市场及企业价值相结合的文化;6.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淡化集体主义的色彩而采取个人主义的途径,包括寻求动员员工的支持和承诺,来持续地进行结构与组织的变革;7.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及市民的“公共服务导向”,公共服务不再由专业的供给者来支配,而是以回应人民真正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8.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有哪些区别?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摒弃了传统公共管理中把政府及其官员看作一心为公、不为私利的利他主义者假设,这为新公共管理中强调投入产出分析和绩效管理、强调引入竞争机制、强调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等提供了最坚强的理论基石。新公共管理重视引入私营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绩效评估、投入产出管理、人事管理等方法引入和学习私营企业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因此私营企业管理理论也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持。2.管理主体。传统的公共管理认为,由于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只有政府才是公共事务的唯一统治者和管理者,只有政府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是单纯的被管理者、被统治者。新公共管理从组织和个人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作为纳税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最重要的是政府,但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有的私营部门和个人也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这样,新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部门和个人在内的多元性主体,而非单一主体。3理对象。传统的公共管理以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等为关键问题。与传统公共管理相比,新公共管理不仅强调对行政组织内部的管理,还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由重视政府机构内部系统转化到外部系统上来,市场和顾客导向、结果趋向、绩效标准等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4.管理职能。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是一个划桨者,既要制定各种规范社会组织、个人行动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还要负责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总之,政府职能不仅包括社会事务职能,更包括经济管理职能,成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万能型”政府。因此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政策职能众多,往往存在政府规模庞大,职责交叉问题严重,权责不明,成本过高,效率过低等问题。而新公共管理一改“划桨者”角色,而成为掌舵者,只负责制定法律法国和政策措施,而不负责执行。政府将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通过制定详细划分、权责明确、奖惩规范的规章措施,政府内部人员、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都得到规范,各主体“照章行事”,这样的管理模式同时达到了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政府不仅能够“治理”,而且善于“治理”,即达到了所谓的“善治”要求。5.管理手段。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总体上看,传统公共管理排斥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认为私营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都以追求利润为主,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其模式会损害公共利益。而新公共管理对私营企业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它主张从私营部门中吸取营养,广泛采用了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这表现在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方方面面。其中,人事管理上,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竞争机制,强调竞争上岗,同时除了专业性行政人员上,对于一些社会事务,或对于某些特殊阶段,新公共管理还采取人员租赁形式,强调人事利用上的灵活性和弹性。同样,在绩效管理上新公共管理也引入了私人企业的方法,对于个人,新公共管理构建了绩效评估方法,并以此作为晋升的标准;对于管理整体,新公共管理同时强调政府活动的成本和产出,尤其更加强调产出和结果,即以经济、效率、效果的“3E”并重为原则,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c6d1bb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