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国防安全 卿柳红 物流1102班 U20111627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国防建设。建设现代化、科技化的国防体系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与国防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国防安全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网络安全;国防安全; 一、混乱的互联网 据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年共增加病毒特征代码48万余条,2011年上半年共发现被感染计算机数量达250万余台。 2000年,一种专门刺探,窃取别人秘密的间谍软件开始频频出现在国际互联网上。这种软件的应用开始主要是处于商业目的,后来被一些军事利益集团利用,间谍软件逐渐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用来猎取别国国防安全信息机密的一个重要工具。用户一旦装了这种软件,用户的隐私数据和重要信息都会被间谍软件捕获并秘密地发送给另一端的操控者。而这些被操控的电脑也将成为黑客的潜在攻击对象。 据美国2006年发表的一项报告称,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系统上年度遭到黑客袭击的次数总和达21124次,平均每次抵御攻击耗资150万美元。为对付黑客,美国防部每年要付出300多亿美元的代价,比当年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花费还要多。据2007年统计,美国国防部面临的问题呈日益严重的趋势,例如:黑客篡改国防部网站上升了46%;电子邮件陷阱上升了28%;恶意代码增加了250%。据美联社2007年6月21日报道,由于网络遭到入侵,美国国防部日前切断了多达1500台电脑的网络连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五角大楼每天都要遭到数百次黑客攻击。 互联网安全对国防安全的意义越来越重最重要。因此,世界各国目前都把眼光投向了网络安全,着力打造一个安全的国防环境。 二、我国的国防信息安全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各国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网络安全对国防安全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利用网络手段窃取他国情报,加强军用网络防护目前也越来越被我国军方重视。 前不久,出自《环球时报》的一篇题为《网络谍影窥探中国机密》的文章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一个参与中国海军潜艇科研项目的军工科研所发生了重大泄密事件。多份重要保密资料和文件,甚至一些关键材料的绝密技术资料,都落入境外情报机关之手。 安全、保密等部门迅速查清了案情:原来又是境外间谍机构无孔不入的网络窃密攻击。隐藏在伪装外衣下的网络间谍工具寻隙钻入一台违规上网的工作电脑,将其中存储的大量涉及军工项目的文件资料搜出、下载、传回。难以估量的军事情报损失就在看似平常的“小疏忽”中酿成了。 由此可见,中国的网络安全环境并不乐观。据悉,从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国已经处在众多境外情报机构的网络围攻之中,而网络间谍围攻是全方位、全天 候的,攻击面极其广泛。无论涉及政治、战略、军事、外交、经济、金融,还是民族、科技、教育、卫生……境外情报部门没有不感兴趣的,网络间谍工具因此也就无不搜寻、无不窃取。当然,网络间谍攻击的重中之重还是军队、首脑机关、军工科研和制造单位,因为什么时候都炙手可热的还是中国的战略、国防和军工情报,像军事部署、武器装备、国防高新技术等等。 如此,我国国防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加强国防信息安全建设刻不容缓。《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2020年)》中提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强调,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要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其中也提到:注重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 三、提高网民保密意识,保障国防信息安全 互联网把全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网络病毒、间谍软件等的出现,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使信息的收集变得方便,而网民如果没有防范意识,就会造成信息的泄露。这些泄漏的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利用 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从网民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要提高保密意识和国防安全意识,防止国防信息的泄露。 国家应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国防安全的教育,加大对“信息安全与国防安全”的宣传,警示广大网民提高防范意识和对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应把安全保密教育和日常性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将安全意识、安全观念植根于脑海中,体现在行动上,防止信息安全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 另外,用于国防领域的计算机,要使用专门提供的软件,切勿使用盗版软件和随意在互联网上下载各种软件,切断病毒传染源。国家要加强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加大打击流氓软件、“间谍软件”等恶意软件的力度,净化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环球时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2020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21696d25c52cc58bd6be64.html